学道修心的过程就是要去除这些杂质,恢复心性和生命的纯朴纯真状态,回归到与道契合的本真境界;
清静无为:倡导人们保持内心的清静,不为外物所扰,不追逐功名利禄,以无欲无求的心态来对待世间万物。
在社会治理和个人生活中,也提倡遵循自然规律,不过度干预和妄为,让事物自然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个人的身心自在.
紫阳真人同弟子遥云跟数千信众千里迢迢从终南山星云观带来了数千本道家经典放入了齐云山的藏经阁;
万经之首:《道德经》;
三洞真经:《上清大洞真经》主要讲述修炼存思之法等内容,通过存想体内诸神及身外诸星神等,以达到与神灵沟通、超凡脱俗的目的 。
《洞玄部》:《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强调元始天尊的救度和对宇宙万物的化育,劝人诵经积善,以达到度人度己的境界;
《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讲述救苦天尊的慈悲救度和相关的修行方法等,是道家济世度人的重要经典.
《洞神部》:《三皇文》其记载了天皇、地皇、人皇等古代三皇治理天下及养生修炼的秘诀等,
四子真经:
《南华真经》:即《庄子》,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与《老子》《周易》合称 “三玄”,
《冲虚真经》:即《列子》,战国列御寇所着,是黄老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 “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 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
《通玄真经》:即《文子》,春秋时文子所着,该书解说老子思想,继承并发展了 “道” 的学说,又杂揉名、法、儒、墨诸家,强调以老子之道德论治国;
《洞灵真经》:原名《亢仓子》,唐人王士元撰,
全书以论道为中心,分为《全道》《用道》《政道》《君道》《臣道》《贤道》《训道》《农道》《兵道》九篇.
《阴符经》:旧题黄帝撰,论涉养生要旨、气功、八卦、天文历法等方面,李筌、张果老、朱熹等人曾先后为其作注;
《常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主要阐述了心性修炼的方法和境界,强调通过守静去欲、澄心遣欲等方式,达到内心的清静无染,从而体悟大道.
《心印经》:全称为《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主要讲述了道教内丹修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精气神的修炼、火候的掌握等,内丹修炼的经典之一;
《黄庭经》:包括《黄庭外景经》和《黄庭内景经》,上清派的主要经典,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
讲述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等与修炼养生的关系,以及通过存思、服气等方法来调养身心、延年益寿的理论和实践;
《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撰, “丹经之祖”,将周易象数理论与炼丹实践相结合,系统阐述了炼丹的原理、方法和火候等问题;
《抱朴子内篇》:晋代葛洪所撰,是对炼丹养生方术所作的系统总结,记载了各种炼丹方法、养生技巧以及对神仙存在的论证;
《太平经》:东汉原始道教重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
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等思想,还、涉及早期道教的神学思想体系、教徒修养方法、善恶报应观念等内容;
《玉皇经》:叙述玉皇大帝的来历、神职及修行方法等内容,强调玉皇大帝的和对三界众生的护佑;
紫阳真人讲经完毕,玉虚观就此落成,他的弟子遥云为首任道长;
紫阳真人为其披上了紫色道袍,传授了法印;
说了句:“福生无量千尊”然后驾着紫色祥云飞身而走,万民倒头祈拜护送紫阳真人;
遥云道长跪倒拱手说:“福生无量千尊”......新一轮的传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