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一宗错案

他们现在很不方便,只能步行。好在步行能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交流案情。

接下来,熟读卷宗的赵楚,把628袭警灭门案的情况简略地讲了一遍。

说是袭警灭门案,其实是杀警灭门案。

2007年6月28日晚上七点多,有人报案说,清河县中医院家属区9栋1单元602,清河县工商银行清河支行行长冯伟家发生了凶杀案。现场死亡四人,死者分别是冯伟、冯伟的媳妇康艳华、冯伟的儿子冯路顺,以及串门邻居马晓莲。

现场情况极其惨烈。冯伟身中两枪,一枪从眼窝射入,一枪从太阳穴射入。康艳华身中十一刀。冯路顺身中六刀。邻居马晓莲最惨,刀伤二十五处,枪伤一处,身上就没个完整的地方,左手虎口刀伤很深,大拇指基本掉下来了。

赵楚先说了枪的来源。经鉴定,现场子弹来自一支五四手枪,该枪原归清河大丰桥派出所民警刘常发所有。刘常发于2007年6月27日晚,在回家路上被杀,配枪失踪。

接着赵楚又介绍了死者的身份。冯伟,工商银行清河支行副行长,当年冯伟已纳入上级考查范围,不出意外,第二年就能被提拔到更高一级领导层。康艳华是市中医院的化验科科长。儿子冯路顺十四岁,上初中。邻居马晓莲,在公交公司工作,当时是公交公司自己组织的反扒队的成员。”

“反扒队?”

“是的!资料上是这么说的,公交公司自己组织的。可能是那几年清河县治安不太好。”

然后赵楚又介绍了现场勘查情况。

现场三室一厅,异常混乱,到处是血迹,打斗的痕迹。冯伟死在客厅沙发上。康艳华死在主卧室。冯路顺死在客厅。邻居马晓莲死在刚进屋的屋门口。警方在客厅的一面大镜子上提取到凶手血迹,玻璃镜子破裂,地上有碎片,现场还提取到凶手头发若干。

赵楚边走边讲,讲到这里,他对秦向阳说:“你对现场情况有什么看法?”

秦向阳沉默了一会儿,搓着鼻头说:“马晓莲挨了一枪,怎么还中了那么多刀?她体格是不是特别好,很壮,很高大?”

赵楚拿出手机找到卷宗电子版,看了看说:“是的。那个女人三十来岁,一百六十八厘米,八十多公斤。”

秦向阳点点头说:“这就对了。从马晓莲被杀的位置来看,她应该是刚进门,就被凶手袭击了。她左手虎口之所以刀伤那么深,很显然,是她用左手攥住了凶手右手的刀,用力挣扎所致。凶手手劲很大。”

赵楚接着说:“案发后警方走访调查,划定案发时间段在6月28日中午一点到两点。冯伟楼下邻居说,他最先听到楼上的动静时,大概是一点多,不到点半。邻居说当时动静很大,有孩子的叫声,有打骂声,还有类似桌子倒地的声音,事后证明那是枪声。冯伟对门的邻居也听到了声音。当时是夏天,正是午睡时间,这一有动静,就都听见了。邻居们以为他家吵架,楼下最先听到动静的邻居,知道四楼的马晓莲和康艳华关系好,就下楼找马晓莲,叫她上六楼劝架。马晓莲上去不久,楼上就没啥动静了,邻居们以为是马晓莲劝好了,就都接着睡午觉了。”

“谁报的案?”秦向阳问。

“马晓莲的婆婆。晚饭时,马晓莲家人见她还没回家,以为她还在冯伟家,就去找,然后报了案。”

秦向阳说:“按卷宗的描述来分析,冯伟应该和凶手认识。你看,冯伟死在沙发上,冯伟老婆死在卧室。冯伟为什么死在沙发上呢?说明冯伟给凶手开门之后,坐回去沙发上,这应该是要接待对方,或者冯伟和凶手要谈什么事。之后,凶手开了两枪,打死坐在沙发上的冯伟,然后才冲进主卧杀了康艳华。这时,在另一个卧室睡觉的冯路顺,听到声音冲到客厅,又被凶手杀死。当然,也可能是先杀的冯路顺,再杀的康艳华,他俩的死亡顺序不重要。关键是冯伟,他一定是先死的,凶手一定是冲着冯伟去的。”

秦向阳喝了口水,接着说:“现场混乱,打斗痕迹多,凶手就必然会留下大量DNA证据,说明凶手性格焦躁、激烈,粗枝大叶,缺乏反侦察意识。当然,那样的现场,就算是老手清理,也清理不干净,比如马晓莲指甲缝里的组织残留。她跟凶手搏斗非常激烈,又是夏天,穿得少,指甲缝里肯定有凶手的皮肤组织,一般的凶手,都来不及,或者想不到去给死者剪指甲。”

赵楚说:“刚才忘了两个细节,一个是,警方的走访调查里提到,冯伟楼下的邻居在去找马晓莲劝架之前,还给楼上冯伟家打过电话。邻居说那个电话打通了,但对方没说话,马上挂了电话。第二个是,楼下的邻居刚开始听到楼上的动静时,还从阳台的窗户往上看过,刚好见到冯伟家的窗户被人从里面关上了。”秦向阳马上说:“凶手杀人的间隙,关了窗户,接了电话,从心理学角度说,他这么做,恰恰是强化了邻居对冯伟家情况的判断,邻居们更会认为冯伟家确实在吵架,从而使凶手的行凶过程更不易被暴露。这个凶手很冷静。可是……不对啊!这又跟刚才分析的凶手性格很矛盾!”

赵楚说:“确实很矛盾。而且现场勘查还有个细节,冯伟家厨房煤气开关是开着的,煤气灶上放着个铁盆子,铁盆子里竖着两瓶茅台酒。”

秦向阳说:“开着煤气灶?凶手想破坏现场?”

赵楚点点头,说:“巧的是冯伟家的煤气不多了,如果气够多,灶一直烧,铁盆盆底早晚会熔化,然后茅台酒瓶就会倒在煤气灶上,到时瓶盖再被烧化,酒精燃烧就很容易引起煤气瓶爆炸!”

秦向阳惊道:“这个凶手很不简单。那凶手又是什么情况?”

赵楚说:“凶手叫林建刚,当时二十九岁,是个小学老师,已婚,有个孩子,作案动机是情杀,被捕后一直拒不认罪,检方有物证,有作案动机,还在案发现场提取到了林建刚的诸多NDA信息,证据链比较严谨。但对方一直拒不认罪,法院本着谨慎的原则,判了死缓。现在可能转无期了吧,不太清楚。”

“死缓?”

“这个案子,当时影响很大,多名群众看过案发现场,尸体抬走时还被长时间围观,社会影响极坏,何况死者中还有个民警。当时清河县公安分局报请市局,派个有经验的顾问来帮忙,市局直接叫清河公安分局成立了专案组,派郑毅过来当组长。专案组成立后,郑毅从调查到抓到人只用了三天。”

赵楚停下来看了看卷宗,接着说:“调查结论是,林建刚杀民警刘常发,目的是抢枪,而后携枪去杀冯伟。林建刚的媳妇叫关虹,是个酒店大堂经理,和冯伟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被林建刚发现,继而杀警抢枪,再杀死冯伟全家。另外,专案组判断,凶手行凶后离开家属区的时间段是下午一点三十分到两点。在这个时间段内,专案组找到了两名目击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还给凶手画了像。目击者的叙述基本一致,看到一个男人从家属楼9栋离开,身高大约一百七十五厘米,平头,身材匀称。两个目击者,一个看到的男人背面,一个看到的男人正面。看到凶手正面的目击者年纪大,光记得对方是个单眼皮。”

秦向阳说:“那就是说,林建刚符合目击者描述的那几个特征?”

赵楚停下步子,又从手机上看了看卷宗,说:“林建刚,身高一百七十六厘米,很瘦,六十公斤,平头,单眼皮。法医报告上说,案发现场采集到的头发,冯伟指甲里的皮肤组织以及客厅大镜子上的血迹,DNA检测结果,都跟林建刚的DNA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凶器呢?”

赵楚说:“警方从林建刚的摩托车座位底下,找到了现场凶器,一把双刃匕首,开刃的,血都没擦净。”

秦向阳戴上李文璧给他买的帽子,想了想说:“看来案发当天,林建刚确实去过冯伟家!又有凶器,又有DNA,单纯看证据,这个案子,郑毅他们办得挺瓷实啊!”

李文璧说:“我觉得也挺瓷实啊。”

秦向阳突然问:“那马晓莲指甲里的皮肤组织呢?”

赵楚看了看手机,说:法医报告上,比对结果里没提皮肤组织。

“不对啊!”秦向阳纳闷地说,“明明采集到了镜子上的血迹,还有头发,还有冯伟指甲里的皮肤组织,而马晓莲跟凶手有过厮打,为什么就没有皮肤组织呢?”

赵楚说:“这点确实有点怪,也许厮打过程,马晓莲并无碰触到凶手肢体!”

秦向阳摇摇头,说:“案子要是有蹊跷,卷宗上可看不出来。找找卷宗上林建刚父母家的地址,咱过去看看。”

秦向阳等人很快找到了那个地址,那栋楼很旧,一看就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找到对应的门牌号,秦向阳叫李文璧敲门。

门内问了句找谁啊?

李文璧赶紧说:“我是记者,来做个采访。”

门开了,一个六十多岁的阿婆站在门口说:“做什么采访?”

赵楚上前一步说:“阿姨您好,请问您是林建刚的母亲吗?”

阿婆慢慢地点了点头。

赵楚说:“我是警察,我们是为林建刚的案子来的。”

林母一听,立刻大声说:“滚!”说完很用力地关上了门。

这时一个路过的邻居站住了脚步,对赵楚说:“你们这抓上访,抓到人家里来了?就发发善心,让人家安生安生吧!”邻居说完,叹着气离开了。

秦向阳和赵楚对望了一眼,又叫李文璧敲门。

李文璧一边敲门一边解释:“阿婆,我们不是司法所的!我真是记者!我们是省城的,专门为您儿子的事来的!来平反!”

李文璧连着喊了好几遍,门终于开了。

林母用身子挡着门口,问:“你们真不是抓上访的?”

秦向阳赶紧笑着说:“阿婆,我们真是省城的,专门为林建刚的事过来,他的事很可疑。”

林母叹着气说:“可疑,可疑,我们建刚根本没犯错!”

李文璧赶紧伸手扶着林母的手说:“我们进去慢慢说,好不好?”

林母叹了口气,把三人让进屋内,关上门,说:“随便坐吧,没啥招待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