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用心查,就一定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的,更何况,文氏后人和文相弟子有充足的证据,既然如此的话,重审又有何难。”
似乎是早就料到了会有人这么说,顾君珩回答的也很快。
皇帝一直都没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下方的人,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太子的身上。
太子也同样没说话,只是用坚定的眼神看向了帝王,证明了他也是和顾君珩一样的想法。
他们都是愿意相信文氏之案是错判,文氏是冤枉的。
从而要逼迫自己。
“世子在如此关头主张重审当年文氏之案,不知道是觉得文氏真有冤枉,还是因为你是文相弟子,所以要为恩师伸冤。”
许淮安站在后面,慢悠悠的说了一句,脸上还带着些许疑惑不解。
顾君珩是文丞相收的关门弟子,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
毕竟从前顾君珩素来纨绔,不堪教化,没有人会想到那个一身正直,两袖清风的文丞相会收顾君珩为弟子。
但是皇帝和太子肯定是瞒不过的。
只不过许淮安到底是如何知晓的,顾君珩当即转头看向了许淮安。
锐利的眸子中是满满的敌意。
而许淮安的话似乎提醒了皇帝和其余几位大臣一样,尤其是皇帝,面色越加难看起来。
“顾君珩,你是否真如淮安所言,只是亲近自己的恩师,所以才认为当年判决有误,想要给文氏伸冤。”
皇帝此话一出,明显就是不信任顾君珩的动机了。
“陛下,无论何种原因,既然有人状告,并且还拿出了证据,那于公于私,都要重视,更何况此事关乎到大楚安宁。”
通敌叛国的事情可不就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吗?顾君珩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没错的。
“文氏后人是谁,文相的弟子又是谁?”
皇帝闭了闭眼睛,随后又睁开了眼睛,随意问了一句,无人能看出他是怎样的想法。
“文氏之后乃是文相的孙女,文程锦,那个弟子名叫李书亭,此时都在京城,力主重审当年文氏之案。”
顾君珩一句一句的回答。
随后又犹豫了一下,继续开口。
“两人在通州将此事陈情,许多百姓也都知晓,都主张重审当年文氏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