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闻言,暗暗握拳点头。
一夜无眠。
翌日一早。
朱雄英锻炼好后,吃了早餐,刘三吾和方孝孺便结伴而来,邀请自己入学国子监。
朱雄英有些头疼。
上一次见到朱栋那小屁孩,可是将他恶心坏了,对那个挂着鼻涕裤裆,耷拉着小雀儿的熊孩子。
关键是。
这次去国子监,还他娘能见到更多的小屁孩!
还都是自己的叔叔!
老爷子,你不能在造娃了啊!
朱雄英很是无语。
初日的萧索,让矗立在宫内两排的大杨树树吐凋零。
绿色被灰色取代,皇城一片萧瑟。
秋日的清晨,天还有些冷。
刘三吾和方孝孺都是国子监老师,今日能亲自来知会朱雄英,入国子监进学,已经有违礼制。
两人通知完毕之后,便率先回国子监。
朱雄英知道,这是两位夫子来给自己通气,刚才两人,更是将国子监的一些老师的脾性都告诉了他。
这两名文人,真是有心了。
虽然他们是文人,虽然后世对明朝文人的评价,普遍不好。
但朱雄英,不这么认为。
当众人都在关注朱棣杀方孝孺士族的霸气之时,却没人注意到,方孝孺的两名小女儿,是投河自尽的。
方孝孺刻板、正气。
有自己的坚持,有着传统文人所有的品质,对后世子孙教育也都是忠君爱国。
这样的人,一旦忠,就是大忠,而目前,朱雄英是皇室正统继承人!
在方孝孺心里,
恐怕早已将朱雄英,烙印成大明下一代正统储君!
即便有一天老爷子主观想易储,恐怕这群刚硬的士子们,都不会同意!
今天两人来此做什么?
朱雄英也清楚,这分明是要让更多的人,认同朱雄英。
还是那句话。
谁若是不认同,方孝孺这种人,依旧会刚硬到底!
朱雄英收拾穿戴整齐,换了一身便装,便踏步朝国子监而去。
他身后跟着,以廖家兄弟为首的几名大马金刀的锦袍护卫。行走在东宫甬道之上,说不出的威武霸气。
一处东宫宫殿的门缝之中,有两名梳着羊角辫的小丫头,转着漆黑的眸子,打量着走在最前面的朱雄英。
两个小丫头,眼中带着畏惧和崇拜。
“二姐,那就是大哥吗?”
“是呀,大哥好威风呀。”
朱雄英似乎注意到门缝中,偷看自己的小丫头,也没多说,依旧步履生风的朝前走去。
走出一段距离之后,朱雄英才问廖家兄弟道,“刚才清懿宫内的两个小不点儿,是谁?”
廖家兄弟回道:“是庶出郡主,二郡主是宜伦郡主,四郡主是南平郡主。”
朱雄英哦了一声,似乎想起来了这两小不点是谁。
朱允熥和朱雄英介绍过东宫的情况,东宫有五名皇孙,一名长公主,三名郡主。
其中三郡主早夭,现在还在东宫的,只有二郡主和四郡主。
两个小不点一个七岁、一个四岁,他们的母亲是侧妃,在生下两名公主的时候就薨了。
两名小郡主存在感很弱,也很少有人会去管他们,甚至朱元璋都快将他们遗忘了。
朱雄英暗暗记住了两个小丫头,继续昂首阔步的,朝着国子监而去。
国子监的几名夫子,都在大门前迎接朱雄英。
等朱雄英到来之后。
刘三吾带头道:“臣,国子监祭酒刘三吾,参见殿下!”
方孝孺抱拳:“臣,国子监五常博士方孝孺,参见殿下!”
“臣胡瀚、苏伯衡参见皇孙殿下!”
“臣吴沉,参见皇孙殿下!”
这些人,都是国子监的老师,负责教授天家礼仪。
但朱雄英知道,他们的存在,更多的都是政zhi意义。
国家的文学走向、道德廉耻等风向,都是他们主导。
譬如天子失德,那他们就需要劝谏天子的同时,将失德之事尽可能的合理化,以维持天子的体面。
又譬如当初的朱棣靖难登基之后,之所以如此拉拢这些人,也是希望这些人能用笔墨,将他的行为正大光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