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也特意在淮安设了1个常盈仓。
那常盈仓,1共建有天字号仓1百余间,能容纳的漕粮数,能在1百5十万石。
这是非常夸张的。
而这还仅仅是官方的,民间的数额更多。
别的先不说,就说那漕粮。
在明初的时候,整个漕粮的需求量不多,连4十万石都要不了,不及之后的十分之1,所以是采用民运。
但是等到那夺了亲侄儿皇位的朱棣上位之后,1路飙升,飙到了4百万石。
这个时候,朝廷为了规范,也为了降低成本,就组建了规模超过十万的漕运军以及备倭军。
也就是由原本的民运转为了官军长运。
当然了,也有特例,那就是专供皇家食用的白粮,这些是从苏、松等5府当中征收而来的上佳粮食。
这些2十万石的白粮还是民运。
说是民运,但实则还是商人在运送。
并且,虽说这海运被罢停了,但是民间泛海输货从来没有停过。
淮安运米,胶州运麦。
至于商人是谁,自然就是淮商们了。
这次田乐能短时间内征集到近百艘两千石的大船,自然不可能是陈幼学1人之力,这背后必然有着淮商群体的影子。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淮船啊。
别的船,造起来可能1两年就需要大修了。
但是这淮船十年才需要小修,十5年才大修。
这其中差异就在于其用材。
自成化十6年,其用料就统1使用楠木,不像其他船,用那松木或是杉木,甚至都不阴干。
所以这陈幼学只是被选出来与自己对话的代表。
对于这1点,朱翊镠很清楚,想必田乐也很清楚。
想到这,朱翊镠当即便开口向田乐询问道,“那陈幼学现在可在?”
“回殿下,在的。”
“嗯,那就让他过来吧,正好本王也有些话要问。”
“是,殿下!”
田乐1听到这话,顿时脸上1喜,但是下1刻便重新隐没不见了,而后转身亲自去叫了。
而朱翊镠则是静静地盯着那田乐的动作,没有多说什么话。
不多时,又是1条小船划来,随后便有个中年汉子下船,跟在田乐的身后朝着朱翊镠快步走来。
那走路有些罗圈腿的中年汉子不用多说,必然就是陈幼学。
此人初看之下,倒是1幅忠厚老实之相。
“早听闻淮商豪奢。出则仆从如烟,骏马飞舆,住则高堂曲榭,第宅连云。”
朱翊镠盯着那中年汉子的这衣服好1会儿才说出这1句话来,“但是你倒是穿得很朴素啊。”
“潞王殿下千岁。”
那中年汉子直接1个下跪,对着朱翊镠行礼,而后恭声道,“殿下,我等淮商不过是勉强度日,维持生计,至于豪奢,实在是不敢多想。”
“呵呵——”
朱翊镠轻笑1声,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什么,“你就是陈幼学吧,怎么会想到来这苦寒之地,更愿意帮着本王运输军食呢?”
“可要什么回报?”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