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1章 鹬蚌相争渔得利

官路危途 佚名 1501 字 5个月前

袁成秋早就对这个啤酒厂有意思,却不敢伸手,他明白自己虽是常委,却不是意见领袖,没人会跟随自己,而自己只能看顾唯运部长的意思。

袁成秋在跟顾唯运商议之后,终于明白,不光是两位县大佬在争,所有的常委也在暗中较劲。

连平时不争不抢的顾唯运,都暗示也要分一杯羹。

袁成秋很清楚,顾唯运跟陆青云是校友,关系也最铁,恐怕是顾唯运的意思,也是陆青云的意思。

在梧桐县,谁不知道陆青云是市委书记苏云峰的未来女婿?只要陆青云想争这个企业,谁能抢过陆青云?

关键是,这个啤酒厂就在南治镇,本来就是给陆青云增加政绩的一个项目。

袁成秋学精了,顿时明白,只有站在陆青云的立场,才能得到陆青云的好感,自己才能分一杯羹。

袁成秋随机向顾唯运请教,顾唯运面授机宜,袁成秋暗中欣喜。

随机打着顾唯运的旗号,对可能说服的常委,进行了公关,成功的说服了三个常委,这就导致了常委会表决的时候,五个弃权,剩下的六个,分别属于蒲系阵营和高系阵营。

三票对三票,自然就成了僵局。

袁成秋为了更加稳妥,直接抛出陆青云,随即让蒲存望和高如山傻眼。

蒲存望一听,暗中后悔:怎么把陆青云给忘了?若是拉上陆青云,自己就能稳操胜券了。

蒲存望一贯是玩心计的,随即提出:“是不是征求一下陆青云的意见?”

高如山却没有忘记陆青云,他的计划是,虽然把啤酒厂搞成县国营,但必须让南治镇得到实惠。

方法很简单,把啤酒厂注册在南治镇工商所,啤酒厂就成了南治镇管辖的企业,税收自然就会交给南治镇税务所,最后是会转到南治镇财政的。

县里虽然没有税收,但一旦把啤酒厂搞好了,利润却比税收多。

方法很简单,县国资办出面,将啤酒厂的税赋定为常规企业税率,一般在5—6%,南治镇有了6%的税收财政,自然不会对县里得到利润有意见。

那自己的就能牢牢控制住啤酒厂的财政大权。

现在的啤酒厂,可是新兴行业,没有不赚钱的,利润也不会太低。

而南治镇也得到了不菲的财政收入,自己跟陆青云是双赢。

高如山见自己的方案被蒲存望否决,正要据理力争,袁成秋的话,让高如山把自己想说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高如山暗中猜想,袁成秋是最没有权利的常委,竟然开口提议,并打着陆青云的旗号,很显然,袁成秋跟陆青云是一个阵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