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缎的生意,姜念又做了三年。
虽站住了脚还算稳当,可要再往上,却是没什么花头了。
又听闻西北小王子频频来犯,在边境已有数次短兵相接,规模不大,但野心不小。
姜念算着,如今咸祯帝该有十七岁,该从舒太后手里接回一点权了。
至于如何接,是母慈子孝,还是明争暗斗,她离开京都太久,已然无从得知。
只是估摸着那少年人的心性,西北的战事,怕是早晚的事。
听松江两岸的农户说,收了稻谷后,他们便会栽种棉花;周边养不好,换到这儿倒是年年丰收。
她有意无意地记下来,又有一回生意上的友人相聚,她听说正有人在兜售新式的脚踏纺车,立时来了兴趣。
那是个三十出头的女子,听说是把自己存着的钱全抛进去了,料定战事一起,西北苦寒,朝廷会极缺棉布。
这倒是和姜念想到一块儿去了。
她于是同人频频来往,又时常去作坊里转。
三年过去,她的作坊自然变大了,织机的架数也翻了一番。
捏着手里那笔原先该用于扩建的钱,她决定,将一半的织机变卖,改作脚踏纺车用于纺棉。
夜里同韩钦赫说起来,男人替她认真考虑一番,便说:“我瞧这情形,怕是要过几年才会打,你这便要卖了一半织机?”
她一直在做锦缎,手里缺信得过的、收棉布的下家,怕织多了积压着,一时不好脱手。
姜念却觉得这是个机遇,倘若错过,便会落后一步。
韩钦赫谈起生意上的事一点不马虎,又和她好好讲了会儿,却讲得她愈发心浮气躁。
后来干脆不说话,侧身朝里躺下了。
脾气来得莫名,男人也难得束手无策。又想着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若放她去改又没改好,岂不是要吵得更长远。
“说正事呢,这是做什么?”
他自人身后探过去,姜念却干脆蒙住了脑袋。
“我的生意,不劳你费心了!”
这怒气的确来得莫名,她从来没有这样过。就算韩钦赫不喜欢留着怨气过夜,可对上她实在不配合,也只能暂时积下。
夜里不肯叫人抱,也不知何时才睡着,姜念第二日被碧桃叫醒,头昏脑胀地想起,她今日约了要谈纺车。
可她心烦意乱地,昨夜担心了一夜,眼下什么都不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