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国子监祭酒

他自己何尝不知,杨敖之流是个转折点,若是陛下严惩便好,若是轻拿轻放,只怕要寒了不少文人学子的心。

寒门学子饱读诗书,期拨乱反正,结果最后颓然发现,最大的反,就是顺应时势,而不是妄图以蜉蝣力量撼动大树。

何汝元不言语,反而道:“六堂正在上课,殿下可要去看一看?”

二皇子笑着起身,与何汝元一道跨出门槛,远远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好似旷野内蓬勃生长的幼树,也许以后这股新鲜的血液会注入大昭朝纲内。

国子监的六堂新考入了不少学生,其中有个年纪不大的孩子,便是裴家那个年仅十二岁的裴邵离,此子聪明好学,竟将前朝百年前的史册尽数看了个遍。

裴邵离之前在彭城参加过乡试,五月初时参与国子监每季度的考试,一举入选。

二皇子站在廊下,隔窗看着堂内认真研学的裴邵离,笑道:“老师看他是不是像某?”

何止是神情像,连最初的那股子好学劲都相似。

“子容与你,都是本堂里最出色的学生,这孩子是裴家的,倒是有几分拼搏的血性,以后也会是国之栋梁。”

“老师,我想去您的稷书学院看看。”

何汝元乃国子监酒祭,是大昭颇具盛名的思想家,何学派的创始人,儒学大家,受先帝与陛下的器重。

每次朝廷政策变动,何祭酒必然是以一支笔杆默默的推行。

何汝元非但在市坊开设学院,还在许多贫困地区不收取半分束脩授道解惑,招的先生也都是一群热血学子,为大昭培养了许多有志之士。

其中位于扬州徐州等处的学院牌匾更是由先帝亲自提笔而写。

放眼整个大昭,除了何汝元还未有谁能如此不求回报的做到这番地步。

一阵树影晃动,崇志堂外清风徐徐,初夏的闷热顷刻间荡然无存。

(/39794/39794679/345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