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晨坐下还没喝完一杯茶,骑车二八大干自行车的邮递员推开了玻璃门,把一本 a八油封包着的国际邮件送到了茶几上。
“《柳叶刀》样刊!”
聂晨用手术刀小心翼翼的拆开了信封,取出了一本厚厚的《柳叶刀》主刊的样刊。
只见在《柳叶刀》的封面上,标题为《吸烟引起白鼠断尾再接后的血管危象》的英文标题,醒目无比地列在了封面最中央的位置。
聂晨翻开了随机对照试验,果然这一期的随机对照试验就只是刊登了自己的这一篇血管危象对照试验的论文。
除此之外,便没有再刊登其他的对照试验。
而在这一期的荟萃分析以及研讨会这两个栏目中,出现了伦敦医学院、剑桥医学院马冬青教授以及威尔森教授,关于自己这一篇论文的研讨会和各自的评价。
马冬青教授:“这一篇论文足以证明华人国家的基础医学发展是无比迅猛迅速的,难以想象这一篇论文是这个封闭了半个世纪的国家里,一家普普通通医学院,刚踏出校门的医学生所写出来的实验对比的论文!论文数据详实清晰,实验方式直截了当。是属于实用临床价值非常高的对比试验。这让作为华人的本人,在看到这篇论文时,在异国他乡有着一种忽然迫切想要回国探讨究竟,想要回国和这位年轻人面对面畅聊医学见解的冲动。”
威尔森教授:“我第一次看完这篇论文时给出的评价是优等,然后我的通讯员告知我,这篇论文的作者是一名刚踏出医学院的医学生,他不是伦敦这边的人甚至他还不是西方人!我当时就愤怒了,这绝不可能!如果是真的,我会对这个东方年轻人感到恐惧,他不止完全把握住了医学精粹所在,而且还在论文里面,他用西方人的思维构造出了他一种临床手术能力完全溢出之后,写就这篇论文的超脱医学姿态,这特么太恐怖了。”
看着这些顶级医学教授,变着花样骂着粗口夸自己这篇论文时,聂晨嘴角微微向上翘,笑容在不知不觉间洋溢在他脸上。
“喂,是聂晨医生吗,我是李大勇。”
聂晨刚刚想要拿起电话,要打电话给港岛的杨海坤教授,李大勇就打电话过来了。
“咱们医学院下午收到了伦敦寄过来的《柳叶刀》,咱们所长立即就要召开关于你那篇论文的研讨会!聂医生呀,咱们项目课题的经费,还有项目人员调动,在下周就可以全部办好!”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96444/96444314/34760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