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赶不走的病死鬼

半夜等鬼来 千千野火 2176 字 5个月前

据传,张本法出生时,其母梦见天上突然一声巨雷,接着一团火光扑入房中,惊醒后便诞下了一名男婴。

奇怪的是,那男婴生得脸黑耳红、发焦睛黄,第一次哭啼时,声大如雷,震得檐瓦稀里哗啦,十里之内鸡犬皆惊!

邻里闻后,无不暗暗称奇,皆曰:“此子日后恐非常人!”

那男婴的父亲见其相貌怪异,将来祸福难料,便取名为“本法”,寄“安于本分、遵纪守法”之意,不求富贵,但求免祸。

张本法成年后,长得一张方方正正的大黑脸,须发皆赤而卷,像是被大火烤过似的,又兼浓眉大眼,鼻宽口阔,不怒自威!

岂知张本法虽相貌怪异,却生性嫉恶如仇,好抱打不平。其曾放出豪言道:“此生最恨人间不平事,若是谁敢欺压善良弱小之辈,管他是什么人物,就算是天王老子,俺也要管上一管。”因此,其一生仗义,主持公道无数。十里八乡的恶霸,皆对其避而远之,不敢在其眼皮子底下犯事。

张本法坐化于公元1072年,时年69岁。乡人念其功德,便为其塑像造庙。因其一生所处理过的纠纷无数,胜过官府审案,故乡人将其尊称为“法令公”。

此后,不知从何时起,十里八乡若是有阴邪作祟,便有了请法令公出面镇服的习惯。而当地的一位修道之士,见其庙里香火旺盛,便借法令公的盛名,奉其为地方支派祖师。

有乡谣赞曰:“雷神下凡在张家,疾恶如仇鬼神怕。乡邻若有不平事,不求官府求本法。”

又云:“急公好义秉性奇,法力无边镇乡里。雷霆一怒百兽惊,小鬼唯恐避不及!”

据说赵天印的师父许右符,便是法令公一脉的衣钵传人,法力无边,道行颇深。其曾收有二徒,一即赵天印,另一为赵天印的师兄宋远祥。

宋远祥聪明好学,天赋奇佳。但其仅学道三年,便被许右符逐出师门,且不允许其用所学得的法术在本地讨生活。

听说许右符之所以这么做,并非宋远祥的品行有问题,而是为赵天印着想。那是因为,论修道学法,赵天印与宋远祥比起来,两人简直是天差地别!赵天印实在是愚钝不甚,悟性太差,而且又没文化,大字不识几个,连画张象样的符都要练习上百遍。所以,许右符有意平衡一下两位徒弟的得失,便把衣钵传给了赵天印,好让他平时也有个补贴家用的生计。

小敦子本名赵石敦,为赵天印的独苗。至于为什么请赵天印,还要特意交代其要把小敦子也带来,这是十里八乡的村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得出的结论:

“凡是请赵天印来做驱鬼镇邪的法事,若有小敦子在场,这事准成;若是小敦子不在场,赵天印的法力便十有八九要大打折扣。”

至于个中原因,据说是:

“许右符羽化前,长期病卧在床。一日,赵天印特意炖了一碗浓浓的人参猪心汤,想给恩师喂下。但许右符只喝了一半,便不要了,让赵天印把剩下的喝掉。”

“当时正好小敦子在一旁,赵天印便顺手把剩下的半碗汤递给了他。小敦子早就馋了半天,一接过参汤,便咕噜咕噜地,一口气喝了个精光。”

“许右符见状,叹了一口气道:‘天意、天意!’不再言语,当天夜里,便呜呼哀哉,脱壳登仙了。原来,他喝了几口参汤后,突然一阵猛地咳嗽,将毕生的法力化作一口浓痰,偷偷吐在了碗里,本想借此传给赵天印,谁知阴差阳错,让小敦子给喝了。”

“小敦子年龄虽小,但因承袭了许右符毕生的法力,神功附体,从此鬼神皆要敬畏其三分。”

以上说法可不可信不知道,但这是村民们根据多年经验得出的结论,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好。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