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明德帝就不同意岑鸢带着一众妇人和孩子来长安郡。可他说话不管用啊,一个个的都不肯回京城。
岑鸢也回信说,有能力护好这些人。让楚笙先生体察民间疾苦,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这一点,明德帝倒是赞同的。
从早前楚笙先生写出的文章来看,还十分矫情,风花雪月,小情小调居多。京城贵女那种刻在骨子里的慵懒奢华,渗透在字里行间。
那时候的文字之美,登峰造极,连大儒黄万千都常说,黄醒月的矫情都赶不上楚笙先生。
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明德帝知道缺了点什么,这便是他在信中跟她提到的“言之有物”。
这一年中楚笙先生的最大变化,就在于“言之有物”。行万里路,如同读万卷书,人间百态,形形色色,拢于墨间。
这成就了楚笙先生如日中天的新诗体地位。她平实朴素的诗句,如同说话一般,却让人着迷。
楚笙先生被称为北翼新诗之父,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个男子。
“别光站着看啊,快干活!”唐楚君见明德帝盯着自己的脸,颇有些恼羞成怒。
哎呀,这灰头土脸的样子有什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