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四色汤圆(三)

拾箸记 青瓜 1048 字 18天前

采薇瘪了瘪嘴,飞快地朝着沈端砚的方向看了一眼,不敢说话。

沈端砚吩咐身边的六安道:“你去找找姑娘和年三爷他们,告诉他们一声,不必担心,我同年姑娘在一处。让姑娘身边的人护好她,回头我们在会仙楼附近见。”

六安听了有些不可置信,这等小事,随便打发个人去也就是了。他堂堂六管事,怎么能离开大人身边,做这等跑腿的活计呢。但当着沈端砚的面,六安不敢抗命,只得委屈巴巴地钻进了人群中,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既然已经落在了一处,年清沅也没办法,只能两人一前一后,缓慢地在人群中穿梭着。

走出几步远,年清沅便想到,她这样走在沈端砚前头难免有些不妥,又放慢了步伐,逐渐落在了沈端砚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

年清沅总觉得不自在,没话找话道:“刚才一句妄语,也不知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大人似乎对佛法很有些研究呢。”

就她所知道的,近年来大周礼佛之风渐盛。除了寻常百姓外,不少文人士子都对佛禅大感兴趣,就连朝中的大臣私下里都有谈论佛法的爱好。沈端砚整日和那些大臣们在一起,闲暇之余,说不定就有这种爱好呢。

“没有。”沈端砚声音舒缓道:“我自小家贫,曾靠抄书为生。京城中的贵人们喜欢佛经,我曾经手抄过不少。谈不上什么研究,只是抄得多了,多少也记得一些。”

说着,他莫名地看了年清沅一眼。

年清沅被他看那一眼更是觉得莫名其妙,只能揣摩着他的意思恭维道:“如今大人贵为一国宰辅,想来如今要得一本大人手抄的佛经,只怕是有价无市。”

沈端砚只是笑了一笑,语调依旧悠然:“大周开国以来,谈玄说佛之风渐盛。隆庆年间,京郊的各处佛寺都有向士子收取誊抄得好的佛经的惯例,并向他们付一定的报酬作为润笔之资。这原是一桩好事,只是这京城的穷困士子太多,字好的人又更是数不胜数,要想将抄录的佛经供于佛前,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