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建文(一)

于是,朱元璋病逝后,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就簇拥着22岁的朱允炆,登上了大明天子之位。】

(建文三巨头)

(《吉祥三宝》)

(三个大聪明)

——————

看天幕这个语气,明显不是再夸这三人。被点名的三人面色涨红,尤其方孝孺,他已经知道自己下场不太好了,如今看到心中更是憋闷,又不知如何是好。

……

朱元璋有些疑惑,方孝孺之前后人说过,可这齐泰和黄子澄有什么问题吗。

他俩都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科举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这两人算是佼佼者了。

齐泰在礼部和兵部都任过职,深受朱元璋赏识。有一次,朱元璋向齐泰询问边将姓名,齐泰如数家珍,朱元璋又问地图和户口,齐泰从袖中取出一个册子,里面详细记录了相关内容。

老朱想着,齐泰的业务能力不是挺好的嘛。

至于黄子澄,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名,文采飞扬,由翰林编修升为修撰,又伴读东宫。

他选这两人给朱允炆,也没啥错吧……

朱元璋眉头紧皱,这后面究竟是发生了何事,为何后人要说他们三个是“大聪明”。

——————

【……从建文帝之后的表现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人。

面对着一帮并不把自己当领导的叔叔,朱允炆要削藩的心情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在聊到建文帝削藩的时候,不少人都会说:年轻人呐,操之过急了,手段过于刚烈,把朱棣给逼上了绝路。

并且,一说到削藩这个问题,又把汉武帝抬出来了。

毕竟汉武帝刘彻的一手推恩令,可以说将藩王们消灭于无形之中,更被现在很多人誉为“千古阳谋”。】

弹幕

(刘彻推恩令的前提是他爹平了七国之乱)

(能打过才推的下去的,打不过你能在谈判桌拿到东西?)

(所有阳谋靠的都是绝对的实力)

【很多人就扼腕叹息,朱允炆怎么就不懂得用推恩令这种方法呢?

其实这就是我们陷入的一个误区了。

明朝初年,能够在朱元璋手下全须全尾活下来,挺过明初四大案的那些个文臣们,有哪个是省油的灯了。

你觉得是他们读过的书比我们少呢,还是脑子没我们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