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说这里虽然不算特别偏远,但距离最近的市里也有二百多公里,这段距离中,最好的路是沙石路,其他的都是土路,尤其是临近村子的几十公里,因为总是有人或牲口拉的车来回经过,路况特别差。下点寸就没法出门,一踩一个深泥坑。村民们进城一次,特别不方便。
这里有小学和中学,就是隔得远,和周边几个村子共用的,师资也不足,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很艰难。不少家庭想让孩子去镇上读书,大人没有时间接送,到镇上相隔的几十里路特别难走,孩子们自己来往根本不放心。
“唉,要是通条路,孩子们能走出山里,总能给自己找条出路,我们不能祖祖辈辈被困在大山里头啊。”
老乡的话让我们的心情很沉重,背在肩上的几块石头简直要压弯我们的背。
这种沉重和滕静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相同,两者相比较,滕静的那点事倒不算什么了。
“怎么不说话了?”师兄侧头问我。
我淡淡的笑笑,拿根小棍子在地上划来划去,借此掩饰心中的痛意,“心里难受,不知道说什么。”
“为了老乡说的那些话吗?”
我点点头,“师兄,真的不能修路吗?”
“不是不能修,也不是不想修,这里情况特殊,属于泥石流多发地段,这种自然灾害破坏性强,道路可持续使用性不高。而且深山中很可能存在珍稀物种,过度开发会破坏生态平衡,我听说政府一直在研究,初步方案是找到一片适合村民居住的土地,把他们集体从这里迁出去。”
“这倒是个好办法,希望能快点实现吧。要是直接迁到镇子上就好了,孩子们都能有书读。”我第一体会到忧心忡忡是个什么滋味儿。
离开山里之前,老乡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信息,说是在不太远的另一片山里,我们想要的这种石头很多,还画了简易的地图,方便我们过去寻找。
老乡给我们做向导,还帮我们做了很多活,师兄付给他一千块钱,老乡千恩万谢的走了,叮嘱我们有事还找他,他家就住在村口第一家,可好找了。
回到酒店已经很晚了,师兄背着装满石头的大袋子,我背着工具箱,一身尘土、鞋上全是干了的泥巴,好像逃荒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