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祥瑞(谢谢啾与咪与驴与点与甜打赏的盟主))

阵问长生 观虚 3378 字 29天前

识海之中,道碑之下。

墨画凝神打坐,平复心神,待道心如明镜,不悲不喜,波澜不惊,浑然无漏之时,这才伸手握住那缕,金光溢彩的三品神髓,一口吞下,顷刻炼化。

三品神髓,看似只有一缕,但却磅礴精纯至极。

一股极精纯的神念,瞬间充斥全身。

纯金的髓质,融入墨画神念化身的四肢百骸之中,一点点修补他在孤山邪胎之战中,损耗掉的神髓。

一缕缕秉天地而生,融于神明之道的,无意识的先天法则,也在一点点融入墨画的本源。

就像是,在修补一个“先天残缺”的神明。

又像是,在使一个不是神明的“神明”,完成本质的蜕变。

墨画心神通明,神性渐得圆满,神念化身也在由这三品神髓,一点点滋养,并且一步步补全。

阻碍他许久的神念瓶颈,也开始松动。

天道的法则,也没了压制。

仿佛冥冥中的天道,允许他突破境界了。

恍惚间,墨画明白过来了。

为什么,自己之前明明只差了一丝,但无论怎么磨炼识海,怎么吞噬神识,都突破不了二十纹。

那是因为严格来说,他现在的神念,已经是接近“半神”的存在了。

天地万物,发展演变,皆遵循天道。

人与神,演变的“道”是不同的。

他的肉身,还是人。

但他的神念,已经脱离了寻常“人”的范畴。

天道对他的要求,自然就跟寻常“人”不同。

寻常修士,天天练阵法,磨炼识海,再吞噬那么多念力,肯定早就达到二十纹了。

但他不一样。

必须吞噬三品神髓,滋养神识,充盈神格,补足道化,使自己的神念,在“质”的层面上,更进一步,甚至达到“神明”的标准。

这样,天道才会允许他突破境界。

明白过来后,墨画有点不开心。

自己明明就是人,突破个神识的境界,却搞得这么严苛。

天道这分明就是在“种族”歧视。

不过,他一个筑基小修士,也没法找天道说理去。

他也只能遵从既定的天地法则,让自己的神识,一步步这样衍变下去了。

最终究竟会衍变成什么样,墨画也不好说。

但既然走的是“神明”的框架,想来也不会弱到哪。

墨画静下心来,继续炼化神髓,将其一点点消化,将神髓中包含的神念,法则,道化,神性等等,全部化作养分,用来滋养并壮大自己的神识。

他的神识,在一点点壮大。

他神念的本源,也在经历道化法则的淬炼,炼去杂质,变得越发纯粹。

本源的颜色,也在这种“洗筋伐髓”般的“淬炼”之中,无限接近于“纯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可墨画的神念,正在淬炼中,一点点向着“纯金”演变。

这个过程,极为缓慢。

越到最后,越是差那一丝丝,“淬炼”的速度越慢。

但墨画并不着急。

天道有常。

瓜熟自然蒂落,水到自然渠成。

领悟天道,顺其自然,当成则成,不必急于求成。

秉承这种自然而然的心态,墨画心境平和,神念清明,也刚好利用这个机会,去细细体会,神识中的这种变化。

体会神明的神念,是如何经过淬炼,完成道化的演变的。

这一点,天赋异禀的神明,先天自具,所以不需要去学习和领悟。

但墨画本质上,不是神明。

这些神明先天具备的东西,在神明看来理所当然的道化,对墨画来说,却是完全陌生的法则。

所以,他在看,在学,在思考,在领悟。

在领悟这些法则。

在思考,神明法则的本质。

这也是只有人,才能做到的事。

而在这种领悟中,墨画对“道化”的认知,进一步深化。

一些神髓的法则,化作养分,融入了他的潜意识中,不知不觉中,他神念中的,最后一缕“杂质”,也被彻底炼化,化作了无暇的金色。

至此,墨画的神念通体纯金,纯粹无暇,璀璨夺目。

瓶颈彻底粉碎,消弭无踪。

金色的“神明”大道,从天而降,铺在墨画的命格之道上,与他身为“人”的道路,两相交错,融在一起。

神道与人道,交融共鸣。

墨画的神念,至此,终于到了二十纹。

二十纹,神识结丹!

那一瞬间,天地异变。

一道神念金光,冲天而起,如长虹贯日,白昼天明,照亮了太虚山的整个夜空。

而后金光向四周蔓延,开支散叶,显化为了一尊金光溢彩,法则流转的,纯金色的神权之树。

这神权之树上,绽开的并非枝叶,而是阵纹!

以阵纹为枝叶,以阵枢为枝干,以先天法则为阵眼的一棵,通天彻地,金华璀璨的神权之树。

大道的法则,在其间流转。

金光蔓延,千阵万法,宛如千树万树梨花绽开,铺天盖地,遮蔽了整座太虚山。

但这种惊人的画面,是神念中的景象。

大多数筑基弟子,根本看不到。

他们还沉浸在梦乡中,偶尔也有抬头望天的,可看到的,仍旧只是安静的太虚山,清凉的月色,幽深的山庭,和一片静谧的黑夜。

金丹长老,能隐隐感到一股心悸。

但当他们抬头望天,也只能隐隐看到,一丝丝若有若无,不知所以的光芒。

唯有羽化境修士,才能看到一些神念迹象。

看到一缕缕刺眼的金光,看到一些,既像是“树枝”,又像是“阵纹”的纹路。

小书院内,正在秉烛夜读的太虚掌门,此时就皱着眉头,看着天外,神情茫然不解。

“这是……什么东西?”

“异象?”

“不太像……零零碎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