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你可以质疑老爷们的人品,但你得相信老爷们的眼光

这话一出口,

在场的几位重臣都缩着头,不敢接话。

“堂堂朝廷二品大员,绿营副将,竟然是反贼!朕还真是小瞧了施令伦,高估了他靖海侯施家。”

“黄文运干的漂亮,能为朕分忧,肯办事。”

一旁站立的和珅,突然一惊。

这名字咋这么耳熟呢,啊对了,1万9千两那位。

职业道德,和良心不允许我继续沉默了。

他向前一步:

“奴才觉得这功劳是皇上的。”

“哦?”

乾隆顿时来了兴趣,坐正了。

你要吹捧朕,朕可就不瞌睡了。

只见和珅跪地解释道:

“若不是皇上乾纲独断,将原本属巡抚节制的苏州城守营交给黄文运节制,他又哪儿来的兵力平叛。”

“唔,和珅你起来说。”

“谢皇上。”和珅继续分析,“所以奴才斗胆揣测,皇上早就起了疑心,猜到这苏州府官吏内部有巨贼,故而埋下这伏笔。”

……

乾隆矜持的点点头,嘿嘿笑了:

“你们当时肯定觉得朕是瞎指挥,对不对?”

这话一出,大臣们哪敢接。

一顿彩虹输出,你吹我捧。

和珅一言不发,安静的站在一边。

乾隆开口了:

“你们都住嘴,听和珅讲。”

众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这位年轻的八旗子弟,心中恨不得刀他几十回合。

同一片天空下拍马屁,为何你总是拍的那么卓尔不群。

小小年龄,不学好。

和珅则是脸色平静,继续说道:

“苏州府频出骚乱,地方上无能为力。皇上慧眼如炬,隔着3000里,仅仅从奏报中就看穿了问题。”

“江南乱子层出不穷,秘密帮派哪有这等手段?定是江南官场出了问题。皇上不露声色,由着他们表演,得意忘形之时,才出手。”

乾隆开心的喝了一口碧螺春:

“朕执掌天下40年,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奴才们实在是愚笨,竟无一人看透皇上的圣心。”

众大臣连忙符合,是啊,是啊。

心里又把和珅刀了好几遍,混账啊,踩着我们上位。

“江苏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苏州知府,空缺太久了。让吏部拟几个人选上来。黄文运,此人似是个干员,又是贫寒出身,不朋不党,就破格提拔,署理苏州知府吧。”

“臣等遵旨。”

“还有兵部报上来的那些有功将士,着优照办吧。”

“皇上英明。”

“靖海侯一族,剥夺爵位,让施家族长自查自纠,过后报朕。”

施令伦只是旁支庶子,

所以乾隆会给施家惩罚,但是点到为止。

施家,不是文官。

一纸圣旨,全族皆乖乖跪下伏诛,认打认罚。

惹急了,有咬人的实力!

……

“于敏中,和珅,你们俩留一下。”

殿内,很快就冷清了。

“赐锦凳。”

“谢皇上。”

于敏中,也是老臣了,安心坐在锦凳上。

而和珅,则是坐了凳子的三分之一。

乾隆一边翻看详细军报,一边偷眼瞧着。

过了好一会,

他才开口了:

“于爱卿,苏州的平叛一事,你怎么看?”

“都是皇上运筹帷幄。”

“朕问你,你觉得施令伦背后还有人吗?”

于敏中的后背瞬间一层冷汗。

“臣觉得江南的官绅都是心向朝廷的,不会做出这种悖逆之事。”

“呵呵,施令伦不就做了?这么久,居然没一个人密奏报告朕,是真的都没看见吗?”

殿内的气氛顿时有些紧张。

于敏中的cpu高速运转,字斟句酌地说道:

“臣建议皇上可以派大员下江南,严查。”

和珅立马接话:

“臣不赞同于大人。”

乾隆笑道:

“那你说,该怎么办?”

“提拔当地干吏,肃清余孽。若是还不奏效,奴才请皇上四下江南。”

乾隆一愣,随即大喜,指着和珅说道:

“你知不知道,这是在怂恿朕铺张浪费,游山玩水。”

“奴才觉得,皇上每次巡游江南,于国于民都有大益。”

“这一路上的花销可不少,多少御史上奏劝朕爱惜民力呢。”

“御史们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他们只看见了皇上的花销,却没看到这里面的好处。”

和珅见乾隆脸色平常,继续说道:

“其一,是整肃吏治。皇上洞察一切,每次都会摘掉一些不合格官吏的乌纱帽。”

“其二,兴修水利。皇上要视察的地方,工程自然上心。”

“其三,减免赋税,得民心。”

……

殿内安静了许久,

乾隆才幽幽开口了:

“朕的良苦用心,竟都被你看出来了。户部的那一摊子事,你也管起来吧。”

“奴才资质粗鄙,年轻冲动,怕管不好。”

“朕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于敏中心中恼火,早已看透了一切。

然而,他的立场不允许。

他是金坛人氏,在当地也是名门望族。

皇帝的每一次南巡,对于江南大户人家来说,都是噩耗。

因为,需要他们出钱!

官府一开口:

“自愿捐献。”

“诸位,这是自愿啊。捐1两不嫌少,捐1万两不嫌多。要让皇上在江南吃的好,玩的爽。”

要不说我泱泱大国,汉字博大精深呢。

光一个“自愿”,就能写篇社科论文。

江南的大户们,谁不是心里吃了二斤黄连。

脸上还要配合表演。

朝廷衮衮诸公真不明白吗?

不,都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

于敏中也是一样,但是事关自家钱包。

只能采取不合作。

他早已老迈,但是皇帝不点头,他也不敢随便提出告老还乡。

每天上朝都靠人参吊着精神头。

宦海沉浮几十年,他早就看透了。

该赚的都赚足了,该找个机会急流勇退了。

迂腐,顽固,不懂圣意,就是他最想贴的标签。

只可惜,

虽然乾隆时不时训斥他,却还是用他。

……

和珅也松了一口气,

出了宫,坐上自家的马车,一路闭目养神。

前面自有顺天府的差役开路,

消息灵通的下属们,早就聚集在了和府门口。

“恭喜和大人,贺喜和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