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少年意气

卢照邻自不用说,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之一,大唐诗文变革的领军人物。

而杜审言,他是清流派杜依艺的儿子,也是当世少有的才子,诗文皆是一绝,历史上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他的孙子,正是杜甫,在中国应该没有多少人不认识。

陈青兕的目光在四人身上一一掠过,颇为高兴的说道:“难得你们聚在一起。”

四人中除了张柬之,其余三人都是文坛的顶尖人物,也是改革唐初文风的奠基人物。

张柬之其实也擅长作诗,他的《出塞》也是一绝,只不过政治成就远胜文学成就,后期又受到李显、韦皇后、武三思的忌惮排挤,诗文大多失传,这才不显诗名。

陈青兕有自知之明,这种针对传承了数百年的六朝余风,仅靠他一人招旗呐喊是不够的。

必须要有人响应,而且得有志之士响应。

张柬之、卢照邻、富嘉谟、杜审言还有远在凉州的骆宾王都是他的倚仗。

张柬之老成稳重,学问在四人中最弱,但最有见识主意,隐隐是几人之首,最先说话:“当今诗文犹承六朝余风,轻艳绮靡。我等苦之久矣,先生高举大旗驳斥,我等自当聚于先生麾下,为先生披荆斩棘。”

卢照邻目光炙热,说道:“学生仰慕先生已久,只恨受出身所限,愧于求见。今日先生能够站出来为我辈士人开山,学生不才愿作先生手中利刃,一扫腐朽之气。”

卢照邻的情况与骆宾王是一样的,因为过于聪慧,所以最先受到宫体诗的制约,想要挣脱,却又不知从何而起。历史上的他好过骆宾王,因为得到了来济的器重,成为了邓王李元裕府中典签,李元裕很爱重他,多次对属下众官员说:“他就是我的司马相如”走到哪,带到哪。

李元裕曾出使西北,卢照邻也跟着同行,亲临塞外,耳目所及、心有所感,从而打破了宫体诗的束缚,写下一些颇具刚健之气的边塞之作,开辟了一条道路。

但现在有了陈青兕这个样例,卢照邻也提前有了感悟。

原本这个时候,他还在邓王府当典签,就是因为从陈青兕的诗文中得到了启发,从而辞别典签之位,选择入京。只是不想因此成为了家族的棋子,一直心怀愧疚,不敢与之接触,担心再度成为家族的棋子。直到陈青兕公开抵制宫体,批评六朝风气,这才下定决心。

富嘉谟、杜审言也跟着附和,两人同样厌恶宫体的低沉消极,感情空洞、用典繁缛,喜欢盛唐体的朝气。

听着四人的表态,陈青兕也涌现出一股吾道不孤的感觉。

<div class="contentadv"> 历史上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出现,唐诗才会成为华夏文化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让这种盛况,提前到来。

“你们有什么想法?”

陈青兕好整以暇的问了一句。

张柬之说道:“予以反击,学生一直在留心周边情况,发现自从先生推行盛唐体之后,市面上突然出现大量的糟粕诗文。这些根本算不上诗文,就是打着盛唐体的名号,胡编乱写的污秽诗文,简直不堪入耳。”

卢照邻忿忿不平的骂道:“贼人其心可诛。”

陈青兕看着义愤填膺的四人,问道:“你们可有好办法?”

张柬之道:“学生却有一计,只是有些耗费钱财。”

陈青兕来了兴趣,道:“快快说来。”

张柬之道:“其实,这随口随心乱编几句诗文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不怕先生笑话,学生私底下不忿之时,也曾编排过不堪入耳的骂人诗作,逗自己一笑,自娱自乐,无伤大雅。可现在偏偏有人胡乱宣传,可见用心之歹毒?学生觉得,对付这些人,无须客气。不必寻究污秽诗文源头,谁宣扬诗文,便将污秽诗文视为他作,寻私人印刷作坊,将诗文印刷成册,落下署名,帮着宣扬。看谁敢在人前人后嚼舌……”

陈青兕忍不住想对张柬之竖一个大拇指,这损招确实可行。

寻常百姓哪里会散布这些污秽诗文?就算收了钱,谁会听他们的。

污秽诗文流传的源头只能是士人。

便如江湖市井人以信义为先,士人则以名望为上。

哪个士人不重名,一旦发现宣传污秽诗文等于自污,谁又敢胡言?

这一招,打蛇直打七寸。

卢照邻道:“张兄此法是奇计破敌策,除此之外,也得有正兵进攻。陈先生,卢某不才,却也敢效仿骆兄,作先锋之将。”

杜审言道:“算某一个。”

富嘉谟道:“作诗学生不在行,可写文骂人,却是学生长处,可以从旁辅之。”

陈青兕瞧着意气风发的几人,突然有了一种年轻真好的感觉,笑道:“好,就由伱们打先锋,先生我,当你们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