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劳。”柳妈客气了声,跟在清风后面走出院子。
简氏这才回了内屋。
听完妻子的传话,青逾明不由面色一苦。
看来娘这次真的是气狠了,父亲的遗像可是挂在祠堂之内的。
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入祠堂者,需焚香沐浴,正冠更衣,三步一叩,方得入内。
娘明知他身上有伤行动不便,还如此要求,分明是存心折腾他,不让他好过。
*
青氏宗祠,庄严肃穆,香雾缭绕。
青晗跪在黄色蒲团上,凝望着一个个深深镌刻在灵牌上的名字,仿佛在看一首历史长诗,长诗里写满了属于青家阖族二百余年的兴与衰、盛与败。
青家先祖青柳公出身贫寒,只是个穿街绕巷的货郎,但他为人踏实肯干,勤恳诚信,日积月累也攒下了些许身家,开了间杂货铺。
当时谁也想不到,这样一家小小杂货铺,会成为日后清原第一家发家的根基。
凭借着诚信经营的好名声,青家杂货铺生生意日渐兴隆,生意父传子子传孙,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扩大,很快青家便在清原县城冒了头。
难得是,青家发达之后,没有学那为富不仁的人家。相反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灾年施粮,只要是有益乡里,青家必不吝惜,是远近闻名的积善之家。
前朝景帝微时,便曾得青家救助。后来景帝龙腾九州,手掌江山,感念青家恩义,御封是时家主青德公恩义伯。
虽只是个恩封的爵位,不入朝不议政,手里没有半点实权,虚衔一个,却也足够让青家一跃成为清原县第一家。
受封伯公之后,半尝入仕的青家更注重将子孙往仕途培养,大兴族学,遍访名师,族中子弟也刻苦进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百余年间,青家接连出了四位进士,七位同进士,十五位举人,授官入朝者二十位,最高官拜一品大员。
那是青家最风光的时候。
在那之后,青家便败了。
奸佞构陷,末帝偏听偏信,青氏一族凡七龄上男儿被尽数流放,八十七人一去无回。
青家元气大伤,江河日下,从此避居清原。
到元武帝振臂高呼,推翻前朝,建立新朝时,时间整整过去了三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