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火器局的突破,新式火枪

跟着刘三的动作,放好子弹,李元吉随即瞄准向一百米处的靶子,扣动板机,手臂轻微抖动,子弹疾驰而出。

李元吉没有去关注有没有中靶,而是在感受枪的后坐力,有一些,但不大,完全可以承受。

只是发射之后,火药燃后出现的烟雾有一些,以及那个火药味,很大。

这点李元吉也没有去在意,后世的枪都会出现的,他还能在这个时候把这玩意给直接去掉了?

没一会,检查靶子的人回来,他成功击中,虽然与他瞄准的出现了些许偏差,但击中就好。

“这个弹壳,是不是重新掰开,就会退出来,然后继续装填子弹?”

李元吉得到刘三的确认,再次掰开,弹壳退出,心中了然。

李元吉没有再次进行射击,而是拿着枪看向刘三。

“这个枪总体已经非常合适,但这样还是有些不好,你可以尝试这样做,在这里做一个缺口,连接线膛,子弹可以从这里放入。

然后在表面射击一个拉栓,到时拉动拉栓,则可以盖上,同时子弹也会被推入膛内,扣动板机直接进行射击。

同时在这个放入子弹的下方,可以内部设置一个储存子弹的地方,可以放入几颗子弹。

当完成一次射击后,拉动枪栓,原本的弹壳会被退出,下方的子弹又会重新来到膛上,再次推动枪栓,子弹完成上膛。”

李元吉给刘三讲解着步枪上膛的法子,虽然设计、制造他不会,但是他只要说出来,刘三自然会去完成。

只要他说的可行,如今已经掌握扎实基础的火器局,完全有能力弄出来。

看看如今手里的枪,火器局不是同样弄出来了?

第一次提供火铳,火器局弄出来了火绳枪,后面提供线膛燧发枪技术,火器局与科研院、铁器局联合,直接将步枪给弄出来了,就因为他提供的这些可行思路,为他节约了不知多少贡献点。

待刘三将这些全部记下来,李元吉再次问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个改进,你尽快落实,如今你们已经掌握了原理,这个原理可以说并不难,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改进完成。

试验成功后,就开始投入生产,如今这个步枪,一个月可以生产制造多少?”

这个是李元吉非常关心的,火器的制造速度,跟布置的加工厂挂钩,生产力是有限的。

就那个红衣大炮,他全军如今装备的大炮加起来,都还没有一百门,这都差不多近两年时间过去了,还没有一百门,这还是他大力建设工厂的前提下。

这也是李二即便得到那些技术他也没有太过于担心的原因,得到了技术,再装备全军,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有了技术,突然之间就能列装所有大军了。

刘三听到产量的问题,一阵皱眉。

“大王,这个步枪与子弹的产量,因为需要用到科研院设计的机床来打磨,在如今没有铺开的情况下,一个月只能产出五十二支枪,接近两百发子弹。

若是按照之前的铺开,到时产能可能达到每月六百支枪,两千发子弹,前提还需要人力,以及原料充足。”

李元吉听着也是皱眉,按照这个生产力,一年七千来支步枪,两万五千发子弹不到,他想要列装全军,这特么得要多少年?

如今扩建规模,增大规模是刻不容缓了。

“你只管去改良新的步枪,其他不用担心,本王来解决!”(本章完)

(/77306/77306229/1010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