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货比三家,多找大树来乘凉

“邮递啊,以后说不定就让你来邮递稿件了。”

“哦,这个啊,学会了。挺简单的嘛,写上地址贴上邮票,再交钱就可以了。”

顿了下,薛春梅一脸好奇道:“这样……稿件人家就能收到了?”

“嗯,只要地址没写错,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能收到。”

“为什么呀?”

“也可能会出现邮件丢失的情况呗,谁也不能保证不出现意外。”

一听这个,

薛春梅顿时就有点慌,她秀眉微蹙,忧心忡忡道:“那咱们的不会丢吧?”

“……”

吴有德无言以对。

三个信封,他写了三个地址。

一个是天锦的《进步日报》,一个是山海的《大公报》,还有一个是京城的《文亿报》。

三个报刊,三个选择,货比三家。

他选的这三家报刊,都是经过一番研究,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这三家报刊,可以说是现在国内最知名,影响力最大的报刊了,前两个《进布日报》和《大工报》,说起来其实是一家。

这家报刊创办于一九零二年天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分别在山海、江城、崇庆、港岛等地都开办的有分社。

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报!

不少文坛大佬,当年都在《大工报》上发表过自己的作品,包括再过几年的金庸、梁羽生,最初的作品也是在港岛的《大工报》上发表的。

不过在前年,由于新时代到来,天锦的《大工报》就改版了,改名为《进布日报》,成为一家官方报刊。

至于最后的《文亿报》,算的上是后起之秀了。

这个报刊,在一九四九年二月才成立,至今仅有不到三年时间,名副其实的新星!

不过,虽然它创刊时间短,资历浅,但如今它在业界却是大名鼎鼎,业内人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究其原因,还是它的级别高,创刊人牛逼!

它的创刊人,在国内文学史上是一座巍峨雄伟的丰碑!

后来更是成立了一个以它创刊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文学奖项!

且还是国内最有荣誉的文学奖项!

它的创刊人是——矛盾。

矛先生在国内文学史上的地位,那绝对是举足轻重,需要用浓墨重彩来描绘的。

先驱者、奠基人……等等等等。

《文一报》正是由他一手操办起来,为了《文一报》他费尽精力,大小事多亲自过问。

比如《发刊词》是他一手撰写,《文一报》的报头,也是他亲自书写。

后来报头的字体改为用鲁讯字体,这个建议也是他提及,并最终决定采纳。

就连出版《文一报》的用纸,他甚至都惊动了翔宇同志。

那时候条件艰难,报刊发行用纸都成问题……

就连到了晚年病重,他仍然不忘曾经一手创办的《文一报》,多次给以指导和积极支持。

之所以也给《文一报》寄了一份手稿,

主要是吴有德想着,如果能被看上,那和《文一报》之间不就扯上了联系,假以时日,说不定能和矛先生认识一下,交个朋友。

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等两人从邮电局回去都已经六点多,刚走到四合院门口,就看到二大妈、刘光齐、刘光天等人,说说笑笑的往外走。

后面又出来两个人,何雨柱、何雨水兄妹俩。

“快走快走,马上就要开始了,去晚了可就没好位置!”

隔得老远就听到何雨柱的嚷嚷声,吴有德这才知道这群人去干嘛,去轧钢厂看电影去。

看到吴有德回来,何雨柱就笑着喊道:“吴哥回来了,刚才我去你家叫你,发现只有淮茹嫂子在家,以为你不回来了,直接在厂里等着看电影呢。”

“我让淮茹嫂子和我们一起去,她还不愿意,说要在家等你。”

吴有德随口说道:“哦,我去办了点事儿。”

“吴哥,那我等等你?咱们一起去啊?”

“你们去吧,我身子虚,受不得风寒。”

“……”

何雨柱张了张嘴,干笑道:“那成,那我们就去了。”

说完,他抬脚就准备跑,要赶紧回厂里占位置。

可是却被阎埠贵给拦住了,阎埠贵着急忙慌的从院里儿跑出来,跑到何雨柱前面,转身眼里冒着光。

急声问道:“傻柱儿,你们厂里要放电影?”

“我说呢……”

他目光看向已经远去刘海中一家人,笑着说道:“怪不得他们一家人全都出动了,有这好事儿咋不叫叫我?”

何雨柱嘿嘿笑道:“三大爷不是我们不叫您,而是叫您也没用啊!”

“为啥?”

“你说为啥?这是我们厂里组织放的电影,你又不是我们轧钢厂的人,你一外人凭啥去我们厂里看电影?”

“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