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扬州欢迎您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369 字 5个月前

事到如此,失去三分之一产业控制权的郑员外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但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难道今天除了杨巡抚,还有值得盐商领袖卑躬屈膝迎接的贵客?

站在郑员外身后,林大官人对着座船看了又看,耳中又听到别人几句议论,心里便也恍然大悟。

林泰来、郑之彦两个立约人各一份,交给盐业主管衙门两淮盐运司备份一份,交给契约签订地点江都县县衙备份一份。

七千引盐,按一小引二百斤计算,只正盐就是一百四十万斤,算上“余盐”就是几百万斤。

虽然杨巡抚走了,但今天的重量级嘉宾可不只杨巡抚,还有别人,也不能怠慢了。

此时李世达李天官确实就坐在这艘船中,刚才他不下船的原因,就是避免抢杨巡抚的风头。

郑员外连忙追着叫道:“大中丞?大中丞?”

他想亲眼看看,这传说中的林泰来究竟是个何等样人物?到底是不是有三头六臂?

此时林大官人安抚好了漕军,又将剩下对接事务暂时交给了高长江,一时间就闲了下来。

不过出于政治策略考量,他和清流的关系并没有公开,以达到“暗子”的效果。

等欢呼声稍弱后,林大官人立刻宣布:“近期运盐之事暂时由赵百户和高长江对接,并共同主持!”

突然一个极度醒目的高大身影冲到了岸边,扯着嗓子喊道:“去岁中秋一别,王公别来无恙否!”

在场这些哗变人群,除了浑水摸鱼的林氏社团伙计,真正漕军约莫有八百来人。

对这个官牌,看热闹还没散去的那些读书人更熟悉了!

已经有激动的士子不能自已的尖叫出声:“文坛盟主王弇州公!一定是来主持平山堂雅集的!”

刚才这艘大座船与巡抚船队一起过来的,不过在靠岸后,暂时没人下船。

林大官人答道:“那清流骨干顾宪成号泾阳,而李公你家乡又是陕西泾阳,当然关系密切了!”

契约上的关防应该都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更离谱的是还有骑缝盖章!

郑员外:“.”

岸边无数吃瓜群众议论纷纷,这位江北头号大员、凤阳巡抚兼总督河漕、未来的户部尚书,到了扬州下船后,还没入城,居然又像撞了邪一样,调头走人了!

不过这次吃瓜吃的不爽,因为有很多当事人的关键对话,远远围观的人吃瓜群众根本听不到。

了解官场动态的都知道,上一任凤阳巡抚兼河漕总督李世达刚升为南京吏部尚书,文官除了宫保虚衔之外最高的正二品。

主要是这本书已经很精彩了,确实看不出有什么重修的必要。

不认真在南京城上班,能到处闲晃的南京少司寇,除了王老盟主还能有谁?

有了人带头喊出来后,此时正在岸边的十几个读书人便一起喊了起来。

毕竟现在江北地区是杨巡抚的辖境,让新上任的杨巡抚先单独接受完本地欢迎比较合适。

不然的话,这帮苏州漕军如果没得到实际利益,动辄以此为借口“哗变”,他这个巡抚也难受。

他强颜欢笑的对杨巡抚说:“请大中丞入城,在下略备薄酒不成敬意”

才三十多岁就接管了家业的郑员外,今天终于在林大官人这里上了宝贵一课,学会了什么叫忍耐。

拂袖而去,回到了船舱,不想和林泰来继续说话了。

当李天官出现在船头上后,郑员外上前几步,正要拜见的时候,突然就被人用力推到了边上去。

也不下船过境扬州城了,离岸走人,继续前往南京!

吃瓜群众的目光随着郑员外移动,也注意到了这另一艘大座船。

“对了,林泰来可有字或者号?”老盟主又问道。

冯时可:“.”

字应该是没有的,至于号.不知道今布算不算?

老盟主你忽然研究这个,是什么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