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盯上倒好罢了,居然敢出手,这个不能姑息。贾琏把倪二给叫来,让他派人调查童扬。查他平时都与哪些人来往。
童扬是怎么都没想到,人生春风得意的时候,因为一件他认为很小的事情,被三批人私下调查他。
年底到了,得了一笔钱的童扬,暂时能过个舒心年。
方颂那边结案后,还特意把童扬叫去,看似很正常的告知:“尊驾弹劾贾琏之事,总宪让本官去查了,结果是查无实据,你可满意?”
童扬也没死犟,也没觉得是大事,只是笑道:“下官也就是风闻奏事。”
方颂意味深长的看他一眼,淡淡道:“如此就好,以后再有反复,本官可没如此好说话了。”
“下官还是信得过大人的!”童扬不会得罪顶头上司,赶紧把事情了结。
立冬日,市面上出现了新鲜蔬菜,又到了贾琏发财的日子,无数的眼睛都红了,可惜惹不起贾琏。
今年的冬菜种植面积又扩大了,不仅仅只供应京城,对外也开始搞批发了。
为此,贾琏又多租了一个皇庄,租金也多了五十万两。
就这么一个产业,带动的经济价值不是小数字,也就是没统计GDP。
今年增加的种植种类,主要是一些乃储存的,比如黄瓜、茄子、辣椒这一类的,就算是走运河到济南,也就是三五天的事情,更远一点的,都卖到徐州了。于是不断有人上奏,希望贾琏能推广此事。
承辉帝听的太多,耳朵起茧子了,又把贾琏叫去问话:“此事,可否大规模推广?”
贾琏想了想才回答:“微臣早就想过了,推广简单,难的是此事推广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分配的公平。以京城为例子,如今参与其中者,最差的那些收菜装车的力夫,每日搬四百筐蔬菜,能拿到四十文铜钱,每日管两顿干饭,其中没有人抽水。微臣做这个事情,能惠及数千底层贫苦百姓。换一个人来做,微臣担心,钱都进了个别人的口袋,底层贫苦挣到手的,不过是每日三餐,毫无剩余。”
承辉帝也听懂了,种菜很简单,如何分配是个大问题。整个产业链上,贾琏能保证所有人都有合适的收入,换个人来做,能行么?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即便是现代社会,也无法做到公平。地里一斤几毛钱收的菜,到市场上,价格翻了好几倍,钱都谁挣走了?
贾琏一天能给一个力夫四十文,那是他还算有良心。不信一天十文钱,管两顿饭,看看有没有人来做,照样多的是人来做。
承辉帝听了贾琏的解释,顿时也无语了,一天四十文,还管两顿饭,这个确实没法说了,换成别的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这一步。
贾琏还在继续:“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去别的地方推广此事,需要当地人配合。到时候,扯皮的事情很多,使绊子的人少不了。很可能是微臣忙活了一场,便宜了当地的一些地头蛇。”
承辉帝听了顿时一声叹息:“这事情还真的不好办,前些日子,张儒上奏,漕帮不稳,朕还没想好怎么处理。”
贾琏听到漕帮便道:“微臣也许想的太多了,无论如何,冬菜都是挣有钱人的钱,此事的推广,终究还是能惠及底层贫苦,哪怕是出力气,也有个出力气的地方。”
承辉帝听了话风有变,笑道:“怎么,你觉得漕帮可以来做这个事情?”
贾琏摇摇头:“单纯漕帮做不了,必须要宫里出人负责监督,确保底层干活的人,能拿到工钱。”
承辉帝听着连连苦笑:“宫里出人,这是要把朕架在火上烤的,下面的地方官,怕是要造反的。”
贾琏当然不信他的鬼话,义正词严道:“本来就是陛下体谅民情,给下面底层庶民一个冬季的营生,地方官怎么会造反呢?欢迎都来不及。只是这样一来,技术必然扩散,到时候想挣大钱就难了。”
贾琏丢出一道选择题,承辉帝犯难了,一边是他的钱袋子,一边是技术扩散带来的后果。
思来想去,承辉帝觉得这钱还是自己挣吧,于是便道:“还是先缓一缓吧!对了,你那个蒸汽机织布的事情,进行的如何了?”
这个事情贾琏是有交代下去,但是目前做的如何,并没有明确的结果。
“此事,微臣让人去研究了,国内的短绒面,不适合上机器,羊毛倒是可以,难的是如何脱脂。有一组工匠正在公关,明年应该能有结果。”贾琏随便对付一句,织布倒是简单,难的是羊毛脱脂。现在也没有化纤混纺,单纯地织羊毛肯定不行。
事情就此作罢,贾琏出宫的路上,忍不住感慨,我好好一个文科僧,怎么就搞起科研来了。
研发司的现状,贾琏其实也挺担心的,主要是从一个简单的研究机构,变成了集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托拉斯。
新兴的产业还没啥影响,像酱油这种产业,对于传统作坊的冲击太大了。现在研发司的事情,主要是贾琏一把抓,时间长了,管理上肯定要出问题的。只是目前也没有太合适的人手,一般的官员,你让他来管研发司,根本就管不好,贾琏只能从现有队伍里提拔人顶上来。
关键是人们对于人才的理解不一样,贾琏需要的人才,读书人的队伍里是培养不出来的。
想到此处,贾琏又去了技校,决定明年加一个班,专门培养经营方面的人才。
技校的规模,比起去年大了不少,新的教室增加了,确保明年增加一批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