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后还是被丧心病狂的劫匪开枪射杀了,父亲二人倒在了血泊里,只剩下年幼的布鲁斯·韦恩。
也正是父母的死,造就了蝙蝠侠。
可以这么说,托马斯·韦恩在死前的一秒,形象都是伟光正的。
到了《小丑》里,站在小丑这个底层人的视角,托马斯·韦恩就没有这么伟光正了,他是一个特别伪善的人。
他高高在上,完全不了解底层人的生活环境,他根本不了解哥谭的底层为什么如此贫穷,导致无数的罪恶滋生。
实际上,以韦恩家族为首的四大家族正是哥谭底层人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小丑》里,他的死也不再是一场意外了。
说抹黑这个角色谈不上,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剖析这个角色罢了,给观众带了一个不一样的新角度。
总之,对方听了李俞的话愣了好几秒钟。
什么?主角是小丑,小丑在漫画里就是一个反派,反派还能当主角?
庆功宴结束后,华娜的高层找来一些电影方面的人才研究李俞的剧本。
虽说李俞就算拿出来的是一坨大便,他们这次一样也得跟。
但是研究李俞的剧本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肯定要评估一下这个剧本的潜力。
如果潜力很大的话,他们可以多投一点钱。
如果没什么潜力的话,他们就可以考虑投少一点钱,避免损失太大。
不过他们似乎有一点多虑了,因为《小丑》和《芭比》一样,都属于成本特别小的电影。
《芭比》的成本已经够低了,也有一个亿米元。
《小丑》更离谱,原版只有五千五百万米元,比《芭比》低了将近一倍。
就这么离谱,如此之低的成本,居然斩获了十点零七亿米元的全球票房。
更牛逼的是,这电影不仅在商业方面获得成功,在冲奖方面也很牛逼。
《小丑》拿下了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还获得十一项奥斯卡提名,顺利拿下两座小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