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大师也会失手

同理,现在港片没落了,金像奖没多少排面了,拿了个金像影帝,没多少逼格。

如果时间倒推二三十年,有一个内地的演员在八九十年代在金像奖拿了个影帝,那么他回到内地一定鹤立鸡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混得很好。

影片有好评,肯定也会有差评,《芭比》是一部口碑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片子。

因为走这种路线本身就容易引来争议,喜欢的人喜欢,不喜欢的人很不喜欢。

《每日邮报》的评论家批评说这一部极度反感男人电影的,是所有女权主义的延伸。

影片里的男性不是偏执狂就是失败者,情节更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作为导演,李俞才不管这些。

这部电影的主战场又不是在国内,国内不会有多少受众,在国外有没有争议他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刀乐。

只要影片能给他赚刀乐,能提升他在好莱坞的地位就足够了。

他们这些老外拍了那么多膈应华国人,还在华国捞了大钱的电影。

就不许李俞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一下他们的招数对付一下他们?

把李俞逼急眼了,李俞也整一部《黑雪公主》,找个黑妹演白雪公主,找个白人美女演后妈。

反正这种电影在国内没有市场,膈应的是国外的观众。

膈应完了,他们还不能在公开场合说电影不好,说了就是xx歧视。

《芭比》这部电影对李俞的个人加成非常大。

他漂亮的履历证明了,他是一个可以内外通吃的导演。

他拍的影片不仅可以征服国内的观众,同样可以征服海外的观众。

并且李俞可以在国内、国外两种风格之间来回切换,不像某些导演既要又要,想要国内市场又想要国外市场,最后两边都不讨好。

如果让国师来拍一部电影,他肯定就会这么拍,两个市场都想要。

李俞就非常理性,超英电影在华国很火,李俞在拍《海王》时就有照顾国内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