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对此非常生气,在他的强烈反对下,最终好莱坞的团队才打消了给大甜甜安排窗戏的想法。
如果女演员不是大甜甜的话,窗戏可能就安排成了,然后电影被骂得更惨。
这些例子都表明了,好莱坞的团队根本不尊重华国的历史文化,也不太在乎华国观众的感受。
就他们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能拍出华国观众喜欢的花木兰才见鬼。
曹清听了李俞的话在分析。
如果帝诗尼的团队拍摄《花木兰》的态度跟拍摄《木乃伊3》的态度一样,确实拍烂的概率不小。
又聊了很多,最后曹清答应了担任花木兰的导演。
已经确定了真的要拍花木兰,那么剩下的就是敲定剧本拉投资的工作了。
这些问题不大,剧本这一块李俞负责,投资大甜甜和华流公司就能承担很大一部分。
就算外界不看好,凭借华流公司和星光璀璨的财力也能轻松把花木兰拍出来。
这就是自己本身就是资本的好处。
自己兜里有钱,不需要为了一点投资四处求人给人当孙子。更糟糕的是当完了孙子,对方也不一定会投钱。
“既然决定要拍这部电影了,肯定得有更加周密的安排。木兰辞的课文大家小时候都学过。
花木兰的故事里出现的人物都很固定,我想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都可以挑选演员了。”
曹清道。
这已经很有以前港岛电影圈的味了,王景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整蛊专家》周星星刘得华,一共十个字就开拍。
现在他们只有花木兰三个字就可以挑选演员。
“你才是导演,演员的选择权我交给你,我只有一个要求,主要的演员的必须得是华国籍的。”李俞着重强调这一点。
明明是拍华国的经典故事,请一帮外籍演员,李俞觉得太好笑了。
别人这么干,李俞管不着,但在他这里,这种事情是不允许发生的。
特别是这种讲华国英雄的电影,就算拍得很好,让观众们在电影院里看得热血沸腾,心生要保家卫国的热情。
然后片尾鸣谢名单出现了,在演员表里,饰演华国英雄的演员名字后面加了个括号,写上他们的国籍,尴尬不尴尬?
特别是某一部叫xx大业的电影,最令人难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