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真人版花木兰

聊着聊着,除了《梦华录》外,柳一非跟李俞提到了另外一件事。

在很早之前,帝诗尼就宣布了拍摄《花木兰》真人版的计划。

这个消息一出,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媒体的广泛关注。

帝诗尼官方的说法是,他们想通过展示不同的文化故事吸引全球的观众。

花木兰故事是华国传统文化里的经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很符合他们向全球观众展示不同文化故事的主旨。

实际上都是鬼扯。

他们想要拍摄一部华国元素电影,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多么喜欢华国的文化和历史。

相反,他们骨子里非常的傲慢,对华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非常深的偏见。

他们是看到华国的电影市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帝诗尼是慢威的母公司。

自己的子公司这些年制作的超英电影在华国市场里狂揽了多少票房,他们看在眼里。

李俞和华娜合作的《海王》也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案例,在华国取得漂亮的成绩,在海外照样大杀四方。

《海王》成为华娜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华娜的高层和股东们数钱数到手抽筋。

华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得到反复的验证,如果一部好莱坞大片在华国电影市场能取得爆炸的成绩,拿下的票房不会比北美票房差多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帝诗尼想要拍摄一部华国文化故事的电影开拓华国电影市场就非常正常了。

谁都不可能跟钱过不去。

为什么会选择《花木兰》这个ip的理由很简单。

因为在1998年,李俞还没有考入北影的年份,帝诗尼就推出了动画版的《花木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票房方面表现出色,还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们的好评。

其实动画版就已经部分显现了这些外国人对华国的各种刻板印象。

比如动画版里的花木兰画得很丑,形象非常刻板,属于外国人臆想的华国人形象。

花木兰的父亲形象也有问题,明明是一個华国人,却顶着一个樱花国人的武士发型。

说白了,还是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