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俞的想法是趁热打铁,第一季反响好立马开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
在几年时间内把一两百集拍出来,让观众们看个过瘾。
什么?这么高的产量一般的导演和制作团队抗不住?
所以李俞用的高产似母猪的王景和王景从港岛带来的港岛团队。
李俞相信王景和他的团队一定能够不负众望。
李俞那话既是说给王景听的,又是说给在座的演员们听的。
暗示他们明年最好不要接太多戏约,因为《庆余年2》很快会来。
“李导,瞧你这话说的。我这个人你是知道的,我很现实,只要能赚钱,让我三百六十五天全年不休假拍上两年都可以。”
王景双手一摊,表示只要有钱赚,别的通通无所谓。
他拍烂片是为了让港岛的电影从业者有活儿干,顺带再赚一点儿钱。
只要《庆余年》系列真的可以赚到钱,一年拍个两季对他这样的快枪手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众所周知,像他这样的港岛导演在很多时候没有正儿八经的剧本就开机了。
真不开玩笑,开机那天剧本能凑够五张纸都算不错了。
《庆余年》有原著,剧情都不需要王景想,他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把小说里的剧情搬上电视。
部分无法在电视实现的剧情需要微调,大部分时候都是不需要调整的。
拍这样的剧,王景这位快枪手中的快枪手可以满功率运转。
……
在《庆余年》的剧组探完班后,李俞飞回京城给公司安排新的项目《鬼吹灯》系列。
由于李俞的超前眼光,他在很早的时候就从某点把《鬼吹灯》《盗墓笔记》等优秀作品的影视改编版权拿下来了。
之前不拍,是因为《鬼吹灯》系列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特效。
早年国内的特效技术不够先进,没办法做出很棒的效果。
现在国内的特效技术已经进步非常多了。
说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知识点,国内的特效技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拉胯。
有一些印地宝莱坞和好莱坞的大片都把部分特效工作外包给华国的特效公司,做出来的效果很不错。
时间越往后,他们投外包项目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