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帝的脸色也十分的……幸灾乐祸?
嬴政确实在幸灾乐祸。
他幸灾乐祸于明朝皇帝也能大概明了自己的心情了吧。
那么优秀的皇帝,偏偏不是自家的种!
更关键的是……你们连抱养过继都不可能!
他是胡主。
“哈……”
殿内四人:……
完了,陛下的疯病更严重了!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坐在椅子上,仰天长叹。
“怎么就是清朝皇帝呢……”
“怎么就不是老朱家的呢……”
“爹和我都不是什么软弱之人啊?”
“怎么后代……”
徐皇后用手肘怼了怼他。
“朱厚照那孩子还是不错的。”
朱棣想了想,叹气更大声了。
心智方面居然是朱厚照顶大个。
更悲哀了!
“怎么就这样呢?”
……
【雍正三年,又下令,凡贡监生员包揽钱粮而有拖欠的,不论多少,一律革去功名。】
【包揽拖欠至八十两的,以贪赃枉法论处,除了足额上缴外,追罚一半入国库。】
【对于应缴的人员,也要造册核查,严加管理。】
【绅衿钱粮,在税收印簿和串票内注明姓名,按期催缴。】
【缴纳了钱粮的,要逐户清查,另行造册。】
【如果州县有隐瞒不报的,按照庇护罪处罚。】
【同时,将这些有功名的绅衿人员应纳的钱粮造册送学官钤印颁发。】
【完成任务的,每季度核查一次。】
【为防止互相包庇,年底时五人互相联保。】
【也就是如果你这一组五个人有未上缴钱粮的,就不能应试。】
【这样就促使绅衿不得不足额按时缴纳,否则已经到手的功名随时都有被取缔的危险。】
【在雍正的雷霆手段下,士绅要么出工,要么出钱。】
【成功在河南推动“一体当差”之后,随即在全国开始推进。】
……
大宋。
赵匡胤深深的羡慕住了。
任何变法改革都是改革派与既得利益者的搏斗,更是意志力的较量。
“宋朝皇帝就是意志薄弱。”
在变法之初,很多人都会心存侥幸,对改革者的决心不断地进行试探。
如果改革者一旦软弱或者退让,必然是无功而返。
“秦朝啊……”
赵匡胤想到了秦国。
秦国明君的光辉被二世而亡的阴影所覆盖。
但是秦国对于变法的坚定是宋朝欠缺且需要学习的。
“真是难以言表……”
最有秦朝改革之心的皇帝,是清朝皇帝。
……
大清·雍正时期
嘴角泛笑。
雍正知道自己稳了。
却起码制度与民生一栏是稳了。
军事和外交自己放弃了……
不放弃也不行,实在是舔不下脸来吹嘘。
不过……
雍正慢慢恢复肃穆的表情。
用人识人呢……
华夷之辩呢……
雍正明白满人为主的观念不能动,但还是想努力一把。
“最起码,让大清不要那么格格不入……”
……
【虽然雍正要强力推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但雍正并不是要抛弃这个集团。】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本质上是为了达到平衡。】
【因此,推行改革措施的同时,雍正也同时注重保护他们的利益。】
【毕竟,这些人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是大有用处的,不可一味压制。】
【例如雍正五年,田文镜上奏折称,将凌虐佃户的乡绅按照违制例议处,衿监革去职衔。】
【可这次雍正没有批准,反而让田文镜要看到事情的两面性。】
【雍正教导他说,不能只看到绅衿欺负佃户,也要看到佃户拖欠田租和怠慢田主的问题。】
【这种辩证对待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让一直抗拒的士绅们感到了皇帝的一丝温暖。】
【为此,雍正还专门制定了律法,公开颁布,泼灭了绅衿的怒火,也制止了准备抗拒交租的佃户。】
【在雍正眼里,富人不可为富不仁,穷人不可恶意撒泼。】
【他管理国家,始终建立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下。】
(本章完)
(https://www.dingdian555.cc/html/2272/2272427/11110440.html)
www.dingdian555.cc。m.dingdian5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