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两点,比较注重意境,但在具体的实操中,它需要一个壳来表达自己的形式,这个壳,就是各个角色。”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故事,除了孙悟空,唐僧,至尊宝以外。”
“副帮主,瞎子,众山贼,包括,菩提老祖,白晶晶,每个角色,都几乎进入到了同频的表演状态中,它没有明显的割裂感。”
“给人的感觉,就好像确实有那么一群人,演绎了那么一个故事。”
“这就是第三点——群像氛围。”
“为什么有些喜剧,我们会看起来尴尬,关键也在第三点上,没有表达好。”
“主角跟配角的状态,是有隔膜的,割裂了,导致整个剧情因为演员演技而崩塌。”
“所以我们常说,一个好的剧本,一定要遇到合适它的演员。”
“剧本再好,如果演员失准,那么再好的剧本也回天无力。”
随着教授洋洋洒洒解释完三个点,台下的同学,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教授剖析得好精准啊!“
“教授这么一说,我悟了,师兄这个剧本,完美符合教授说得这三点啊!”
“太厉害了,没想到这么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学到的东西比前三轮还多!”
“师兄真牛逼!”
教授放下粉笔,话锋一转:“继续吧雪玲,说说你自己的观点。”
雪玲做完笔记,重重点头。
“是,教授。刚才我是对易东同学的一些看法,接下来我谈谈我自己的观看体验。”
“首先,我觉得师兄这一轮,对西游打破常规得另类解构,一定是想表达一些什么。”
“但具体是什么,我现在没法准确得概括。”
“但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师兄是想挑战我们对传统事物的固有看法,所以他不惜将角色极致化。”
“比如唐僧,原着里,唐僧是有点叨,但在这个剧本中,完全就是个嗦到不可理喻的师父。”
“再比如孙悟空和白晶晶,这应该是《西游记》最经典的一组对立角色。”
“但师兄偏偏要把他们设计成恩怨纠缠的情侣。”
“从这个极致,一口气推到另外一个极致,甚至他的台词设计,过于前卫。”
“前卫到我们现在看来,都觉得匪夷所思,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能看懂师兄这么写的用意,或许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这个故事。”
“《西游记》,我们对它的理解,都停留在取经打怪取经这一套固有的,传统现代主义看法。”
“但师兄的写法,完全与现代主义看法背道而驰,很难不让人想象他的深意。”
“毕竟他之前创作《狂飙》《亮剑》,虽然也有反差,但更多是性格反差,大体故事,还是遵循了我们常规的现代主义看法。”
“唯独到了这一轮,风格突变。”
“固然跟题材本身,发挥空间更大,有一定关系,但我还是相信,师兄在理念和思想上,肯定有新的传达。”
“要不然,他不会写一只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谈恋爱这么一个故事。”
川教授闻言,咂摸了一番:“现代主义?嗯,这个看法,倒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