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还好当时有张安的提醒,我家只卖了一千多斤,现在剩下的足够今年两年吃的了,话说安子,当时你怎么知道今年粮食要涨价的。”
这时候大家都看向了张安,因为大家都知道,张安此前的那番话,真的救了村里很多人。
“其实我也不知道,不过当时粮贩子都收的价都那么高了,卖出去肯定更高,要不然他们怎么会这么积极,既然粮价涨了,那就证明有地方粮食不够用,涨价是必然的结果。”
张安当然知道粮价会涨,而且还是大涨,毕竟他前世的时候,辛辛苦苦攒的钱,就只够买一家人的口粮。
尽管有国家的调控,但现在农民的产能还是少,国内人口又特别多,再怎么调控,当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肯定抑制不住。
当然了,既然有听劝的,自然也有不听劝的,据张安所知,村里就有好几家人只留下一点点粮食,其他的全都卖了。
当时的他们拿着卖粮食的钱是多么的高兴,脸上都乐出花了。
就是不知道现在他们心里作何想法,还有没有那么开心。
说着说着,时间就来到了中午,虽然头顶烈日炎炎,但大家完全没有怕晒的样子,可能是这段时间窝在家里都发霉了,想要多被太阳晒晒。
“好了,时间不早了,大家先去吃饭歇一歇吧。”
这个时候,张安的大嫂子,也就是二娃的母亲过来通知大家回去吃饭。
大家也没有客气,活要干,饭要吃,一个个都从房顶下来,收工回去吃饭。
吃饭的地方还是在二娃的大伯家里,毕竟他们家里不说被水淹过,现在还潮得很。
而且大家在房顶清理石板,什么灰尘碎石沙全都往家里掉,根本没法住人。
就算是把房顶翻修好以后,还要进行一次大清扫才能住人。
“张明松家的瓦片送来了,快过来卸车,我们还要赶着送下一家呢。”
不过这顿饭吃的有些不太安生,因为吃到一半,镇上卖瓦的人就把瓦片送过来了。
“好好好,你把车开到旁边的院子里,我们马上就来。”
这时候大家也只能停下吃了一半的饭,先去把瓦片给卸了。
瓦片是张明松早上去订好的,但因为今天买瓦片的人家很多,这会儿才把他们家的送来。
还好张明松去的早,要是晚一些,可能就得明天才能送过来了,而且还可能没货。
毕竟附近这一带的村子不少,房屋被暴雨损坏的人家不在少数,现在的瓦片完全就是个紧销货。
据张明松说,这次的瓦片比以前贵了不少,但还是有很多人想买没买到。
比如长箐有几家就没买到,要等到明后天才行,因为他们去晚了。
“实在对不住大家,饭吃到一半还让你们起来折腾。”
卸完车大家回来继续吃饭,张明松则是非常不好意思的跟大家赔笑道。
“咦,这多大点事,我们本来就是来干活的,当然是先紧着活干,吃饭那是其次。”
大伙儿对此都毫不在意,庄稼人嘛,一边干活一边吃饭那是常有的事。
吃完饭,张明松准备让大家多歇一会儿的,但大家都只是喝了杯茶以后,就直接开工了。
他们家的房子是正三间的大房,工程量本来就不小,再加上要更换所有的椽条,活儿就更大了。
要是大家不抓紧点,可能今天干到天黑都不一定能干完,所以没人想休息。
农村人就是这样,不管是帮谁家干活,都是带着眼睛看的,活少一点,那就多歇一歇,活多一点,就少浪费点时间。
能一天干完的活,尽量不给别人拖到第二天,这样主家也方便一些。
最后在大家的坚持下,一直干到晚上七点,在天黑之前总算是把他们家的房顶给盖好了。
(/77389/77389434/1137385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