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正播放着央视2套《对话》。
今天的主题是《对话郎显平》。
现在的郎忽悠还是无数人眼中的‘神人’,几乎是他看好什么公司,什么公司的股价就上涨;他觉得哪有问题,哪家公司股价就跌。
最好的例子就是德隆集团。
郎忽悠的炮轰,让德隆内部问题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只是这個时空的德隆,因为卖出汇源、三维矿业,再加上跟泰华在地产上的合作,凭空多了十几亿华夏币的现金流。
所以,原本应该在2004年便难以为继,轰然倒塌的德隆,现在还顽强的活着。
不过作为全国最大的上市企业。
郎忽悠仍然把目标瞄准了它,一篇《德隆十问》,惹来满天风波。
所以《对话》就把他请了过来。
“郎教授,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会做多元化经营,但在您这里却变成了‘陷阱’,您能说说具体原因吗?”主持人问道。
“当然。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可能不太了解什么是多元化。
多元化,是指向企业主业以外的领域进行投资。
比如一家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它突然想做手机了,那电视机业务就是主业,手机是副业,这就叫多元化经营。
很多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产生‘天花板效应’。
即,企业在主业上加大投资,却没办法产生相应的效益,甚至出现了效益递减的现象,但资金又不能过多的存在银行,是‘活钱’变成‘死钱’。
因此不少企业家会产生投资其它行业的冲动。
<div class="contentadv"> 或者在自有资金比较充沛的情况下,为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一定限度的副业投资。
多元化冲动,是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成功者不多,所以我称之为‘陷阱’。”
“您能举几个例子吗?”主持人道。
朗忽悠点了点头,“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我想大家都知道四通集团。
四通开发的MS——2041打字机前后存在了9年,辉煌的时候,销售额占公司收入的70%,利润占80%。
因此,公司寻求发展壮大的想法非常强烈。
当时他们的口号是‘企业不怕大’。
他们自己人讲,感觉当时的四通没什么是不能做的。
所以公司内部提出了‘垫子文化’——有多大想法,给多大‘垫子’。
最终导致房地产亏了2.3亿,另外像医药、食品、证券、半导体项目,也是信心十足的上马,结果短短几年便谢羽而归。
短短几年下来,四通变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第二,石玉柱的巨人集团。
上世纪九十年代,巨人集团的销售额达到10亿华夏币以上,后来投身房地产行业。
石玉柱用投资者购买楼花的钱盖巨人大厦,为了建成ZH市的标志性建筑,楼层设计不断升高,不得不从‘脑黄金’的利润中抽血。
结果就差三层没有封顶的时候,‘血’抽干了,还差5000万。
一个年营收过10亿华夏币的大型企业轰然倒塌。”
“让我们给郎教授鼓掌,他的两个例子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