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老派发言

大宅客厅内,薛应清、王正南和李正西分别落座,张正东屁股搭在窗台上,手里拿着一只梨,梨子大概还没熟透,又酸又涩,吃起来难免龇牙咧嘴。

江连横坐在扶手沙发里,陷得很深,胡小妍静静地傍在身旁。

下人回避,两个孩子也被花姐带上了楼。

除了赵国砚和温廷阁,该来的都来了,无需再等,开始议事。

江连横清了清嗓子,点上一支雪茄,旋即说起了在沈家店所经历的几番遭遇。

当然,沈家店的遭遇只是个引子,重要的是关于老莽,关于江家的近况,以及关于张效坤希望江家帮忙包销烟土的委托。

说清了来龙去脉,江连横重重地靠在沙发上,说:“今天叫你们过来,不为别的,就是想一起商量商量这几件事,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就说什么,咱们也民主一把,就当是给官府打个样儿。”

大家纷纷笑起来,笑而不语。

“别光顾着笑,说话呀!”江连横没有打趣,很认真地强调道,“大家都是在一条船上的,身家性命也都绑在一起,现在碰见了岔道,以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雪茄的轻烟袅袅上升,客厅里静了好长一段时间。

最后,王正南欠身拿起烟灰缸,递过去,笑呵呵地说:“哥,咱也没啥想说的,家里碰见这种大事儿,还是得你来拿主意,你想要什么结果,想往哪走,咱全听你的,有了方向,大家再一块儿合计,想辙把事情办周全就行了。”

众人沉默,点了点头,依然没有表态。

“南风——”

江连横弹两下烟灰,却问:“你平时的主意可不少,今天怎么拿这种口水话来糊弄我了?咋的,怕说错了担责任?”

“没有,没有。”王正南慌忙否认。

“那就有啥说啥!”江连横再次重申,“今天都得表态,也不用管我是怎么想的,只说你们自己的看法。”

见大家茫然无措、畏首畏尾的样子,他又接着声明道:“放心,不论你们说什么,最后拍板的人还是我,往后就算走错了路,一头扎进沟里,那也是我的决定,横竖怪不到你们头上。别有什么顾虑,该说就说。”

众人面面相觑,似乎欲言又止。

渐渐地,便纷纷将目光望向了薛应清。

薛掌柜的辈分最高,堂口的财力最雄厚,按理也的确应该由她最先发言。

“行了行了,都别在那装哑巴了,那就我先说!”她侧身望向江连横,“你要让我表态,我说话可就直了。”

“那样最好!”江连横点了点头,忙抬手示意道,“要说就直说,遮遮掩掩的话,那还不如不说了,听起来也不痛快!”

薛应清理顺旗袍,酝酿片刻,好像真有什么高论要说,而且似乎已经憋了很久,终于得到机会,方才不吐不快。

“要我说,这世上只有两种人:合字和空子;也只有两种去处:江湖和庙堂。”

这是典型的老派论调。

江连横并不意外,薛应清虽然只比他年长一两岁,但却是颇有些阅历的江湖前辈。

在老合眼中,江湖和庙堂本就不大对付,尽管谈不上势同水火,彼此间却也总是心怀芥蒂,互相看不上眼。

老柴能够例外,并被纳入江湖之中,那是因为老柴是吏,而不是官。

历朝历代,官府始终都在打压江湖。

眼下无非是恰逢乱世,清廷倒台,军阀混战,政令不通,租界泛滥,青红哥佬沾了倒清之功,关外胡匪摇身一变,当上了“东北王”,江湖势力才得以登堂入室,从地痞流氓变成了权贵名流。

这本就不是常态。

真实的情况是,老江湖对官府的敌意未消,官府对老江湖的嫌恶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