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之道:“好了,黄大夫和小妹妹都要休息了,我们先回去。”
贾芃只好一步三回头跟着二姨三姨走了。
惜春被叫去晒书,未等开口,贾敬便随便拣了几个理由,送了惜春和尤清之一箱子的珍本。
连在书房教导贾琏的潘大人听闻都啧啧赞叹。
惜春自然不客气,照单全收。
看着人把书送去尤清之的院子了,这才问贾敬:“老爷,嫂嫂说有许多珍本,外头有钱都没地买的,您就这么给了我和嫂嫂?”
贾敬正把书翻开晾到架子上,斜睨了她一眼,道:“我膝下就你们几个,给你哥哥还不如拿去烧火,只能给你们这两个丫头了。”
惜春凑到贾敬身边,帮他擦拭书上的霉迹,试探着问:“还有蓉儿和林哥哥呢,老爷也不帮他们留?”
“他们有手抄本了。”
惜春哼了一声:“我就说呢,不然也不会给我。”
“你这丫头,”贾敬笑骂道:“珍本和手抄本能一样吗?”
惜春强辩回去:“都说物以稀为贵,手抄本多了,珍本自然就不那么值钱了。”
贾敬直起身子,用手捶了捶后背。
惜春赶紧迎上去,把他扶到椅子上坐着。
贾敬喝了一口茶,笑看着惜春道:“你跟着清之丫头,怎么没把她的大气学来,倒学了些出内之吝的脾性。”
“我才不小气呢,老爷多送些给我,赶明儿他们想看了,我也让他们抄去。”
贾敬笑指着她:“说来说去,是盯上我的书了。”
惜春笑道:“世上我最最敬佩的人就是老爷和嫂嫂,你们都有一大堆的藏书,我自然要见贤思齐。
好老爷,你再赏点给我呗。待来年,我也学着你们晒一院子的书。”
贾敬被她这赖皮样逗得忍俊不禁:“惜春可有听说过袒腹晒书的典故?”
惜春摇摇头。
“据说东晋有个叫郭隆的人,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有日见着富贵人家晾晒棉裘绸缎,郭隆无物可晒,便袒腹在日下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晒书。”
惜春笑道:“这人真真是诙谐。”
贾敬用手虚点了点她:“真正博学之士腹中装书,你若把这些书拿去,只为了哪一日拿出来显摆,那才是本末倒置。”
“老爷,我知错了。”
贾敬道:“我知那些话不是你的本意。这样吧,你先把我刚给你的书看完,我考过你了,你便可以再拿些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