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蓉喏喏应了,心里悔得不行,只怕往日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前话不提,两辆马车缓缓进了宁荣街。
前头早有人回府告知了贾母贾敬回府一事,贾母此时早就带着众人在前厅等着。
贾敬领着其余三人上前请安。
“好好好,快起来,”贾母起身扶起贾敬:“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这府里一大堆人等着你回来呢。”
“侄儿不孝,劳老太太惦记。”贾敬又深深行一礼。
贾母眼眶也湿润了:“不提了,你如今也有年岁了,也该回府享享福。如今珍儿能干,又娶了妻,还有蓉儿如今也大了,过几年就能娶妻生子,一家子在一块儿岂不好,往后快别修你那劳什子的道了。”
此时人多,贾敬不好深说什么,随着贾母的话点头应了:“我听老太太的。”
待话毕,众人都上前见礼。贾母独揽了宝玉在怀里:“你来瞧瞧,这是宝玉,你瞧他像谁?”
贾敬定睛一看,心中一动:“这孩子眉眼甚像父亲及叔父。”
贾母闻得更为开怀:“正是,不怪别人都说我偏心他。他出生时便带着宝玉而来,又神似国公爷,虽着年纪还小,聪明不说,前儿我教他识字也是极快的。往后上了学,未必比不上你。”
贾政内心得意,面上却不动声色,还谦辞几句,王夫人的面色倒舒展了,极得意似的。再看旁边的贾赦夫妇,脸色已然不太好看了,只强笑罢了。只贾琏年纪还不大,只羡慕看着众星捧月的宝玉,未作他想。
贾敬瞥见了,心中叹道:兄弟不和,多因家中长辈一碗水端不平。贾赦虽说袭了爵,但还住在东边靠近马棚的院子,贾母却带着幼子居正院,想必贾赦心中早有不满,只是不敢担了不孝的罪名,嘴上不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