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梁文志也自然会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向自己的接班人输出金融知识启蒙。
其实,梁文志夫妇反思过孩子的问题。对于如此孤僻的梁平,梁文志曾一度认为主要是因为太早把儿子送到香港留学,让他患上严重的孤僻症,不会察言观色,不会组织语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丝毫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那时候的梁平对中国的人情世故、复杂程度缺乏必要的认识。
可能梁文志夫妇也清楚对梁平在陪伴上有些亏欠。梁文志曾自我感慨道,自己在家里是一个十足的老好人,对儿子的要求有求必应。
情感连接的薄弱,家庭教育的缺失,再加上物质上的有求必应,这便是富豪家庭中常见的亲子状态。
梁平,和其他不少富二代一样,被扔到寄宿学校进行“孤儿式教育”,以及父亲在外忙碌应酬的“丧偶式教育”,这些都导致了日后梁平与梁文志观念的相悖,甚至有时候彼此很难交流。
家里没有爱,父母对孩子没有时间陪伴,没有父母的榜样和示范,就算送到贵族学校又能怎样呢?
其实,梁平也曾尝试开发文艺爱好来摆脱孤僻。然而没有父母陪伴下的坚固人格做基础,光靠文艺爱好也很难有所改观。
在社交层面,梁平曾表现出的交友模式一般都是“向下兼容”,只能在被讨好的优越感中找到所谓精神契合的伙伴。
在个人价值实现上,梁平体现出无法忍受延迟满足,心里不爽就怼,怼天怼地怼空气,曾经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用钱来衡量一切,得不到甚至还会冒出毁掉的冲动。
如果此时不进行干预,恐怕梁平很可能会和贾义臭味相投,沆瀣一气。
当时社会流行的论调是,有钱就能养好孩子,富裕阶级易出贵子。
然而精英教育不一定能培养出来精英的下一代。关键是能否做到保持学习,善于反思,以身作则,高效陪伴,如此,孩子在未来成为精英的可能性才会越高。
然而,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其实不是家庭财力,也不是资源堆积,而是父母的榜样示范和亲子关系的质量。
巴菲特曾经在书中提到过,自己小时候家庭环境很好,父母亲很有才智,讨论的都是趣事。他说:“我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这非常重要。我没有从父母那里继承财产,我真的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