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宿愿心经的流传。
慧止自觉修为一路突飞猛进,很快就到达了尊者级别的门槛。
况且这也只是圆教所在教区,教徒同信众反馈回来的怨念罢了。
若是能够直接将这些教众们的生命收割,即便是立地成神慧止也相信。
但他倒也不着急这般去做。
毕竟此时若是做了,便相当于是撅了自己的根。
但要是任此夙愿心经向外流传,自己的修为也将更快上涨。
观其现状,圆教所统辖的三个世俗皇朝,几乎都是被夙愿心经所侵占了。
周遭几个势力,同样也是轮转道附属。
只要自己不明目张胆地跑到其他教区,发展圆教信仰。
同为香主,他们想必也不会找自己麻烦。
慧止沉吟一番,便是叫来了一个得力的副教主。
吩咐其秘密将夙愿心经向外扩散的事宜之后,便是声称闭关。
实则上,慧止则是针对夙愿子经进行修改。
他发现,夙愿心经虽说是在圆教中大型推广开来了。
但部分修行人士,对次经文中内容尚且不屑。
慧止也能够理解。
那些修行人士本就有了正法修行,夙愿心经并没有暴露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神通。
也没有其他方面的任何优势。
唯一的优点便是进境稍微快上一些。
但很多正法也都有此特效。
慧止踱步思考,最终决定在子经中再附加一内容。
那便是子经修行者,亦可以从周围其他子经修行者中隐秘调来怨念,临时化作自身修为。
但借的总要还。
这“借功”带来的后遗症便是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修行都将会是徒劳无功。
实则上,便是将自身的怨念修为返还给那些“被借去修为”的修行者。
虽说是有借有还,但以慧止对这世间人心的了解。
此等法门便几乎是相当于凡间的借贷。
一旦沾染,便会上瘾。
即便是修行者,也很难克制。
试想一下,若是同其他同等修为、或是修为略高自己一丝之人交手时,自己却是突然爆发出高上一个层次的力量。
那情况便将陡然逆转。
希望自己能够以弱胜强,是很多修行人士都有的想法。
一旦能够成功施行,慧止相信即便是再顽固不化的修行者。
也都会主动去接触这夙愿心经。
花费了三年多的时间,慧止方才出关。
在这三年之内,圆教信众的数量便是急剧上升。
但也只是限制在普通民众范围之中,对于修行者的世界而言,依旧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慧止沉吟,便是直接将新版的子经立刻又颁发的下去。
只是慧止也没想到,麻烦来的如此突然。
自己才刚出关,毕钵罗竟是就找上了门来。
少年经过这段岁月,已然不再如此前那般青涩。
三年之间,他仔细勘察了民情民心。
发觉这子经并非是自己所想象的那般复杂。
只是单纯的集合了心中的怨念罢了。
但痛苦、怨恨、生死的源头依旧存在。
此心经,便是剥离去了人们的部分情绪,只留下正面的、积极的。
毕钵罗熟读佛经,知晓唯有七情六欲完整,方才是一个人。
这夙愿心经虽说暂时性地剥去了脑海中的情绪。
但现实中所发生的的生老病死并不会有所改变。
父母死去、或是重病卧床,儿女皆只是冷眼相看。
分别再无痛苦,却也没了回忆,转眼便觅新欢。
毕钵罗只是嗟叹,若人皆如此,怕这世间又和冥府地狱有何区别?
他找到了慧止,并说了这些。
只是慧止没有想到的是。
毕钵罗虽说对夙愿心经恨之入骨,但他也决计不相信此经文便是慧止传下。
只是觉得慧止遭了下面人的蒙蔽,方才如此。
慧止也没有多和他皆是,只是摇头:“人间再也不见生死别离之痛,万千民众脸上只有微笑,岂不是好事?”
毕钵罗没有直接和慧止反驳,只是叹气:“但若长久如此,这人间怕也不再是人间。”
他自觉和慧止二人亦师亦友,便是说道:“佛经有言:明心见性。”
“但对于世俗之人而说,那些人生中的伤别离亦是本性的一种。”
“若是只在欢乐中沉迷,从而忘却本性,岂不是堕入了迷障?”
“我等沙门弟子,怎会不懂这些?”
“慧伯,这一点,当初还是您教予我的。”
慧止陷入了回忆,但他的决心却是依旧不减:
“看来是我老糊涂了。”
“石头啊……你慧根极深,莫要如我这般,险些堕了魔道。”
石头,是毕钵罗入愿海寺之前的乳名。
听闻慧止这样叫自己,他也不由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