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谢缺成为佛子之后,已然有不少人摸索到了此处,希望能够加入世尊馆。
只是佛国太大,加上错玉池内岛屿星罗棋布。
能够摸索到此的,都是些有能耐的人。
但即便如此,也有数千人之多。
其中甚至于不乏修习过道法,已经到了四境的入道真人。
他们可能并非是诚心想要修行武道,也可能只是想借助一位佛子的名头,找个栖息之地罢了。
谢缺对于此种人,虽说不反感,但也不会留在世尊馆内。
毕竟如今的世尊馆初创,他需要的是纯粹的武人,能够当做元老,能够为武道开辟道路之人。
这几日之内,即便世尊馆有着严厉的审查、考核以及测试。
但依旧吸纳了近乎三百多位武者。
谢缺自知此岛屿虽有百里纵横,但很快将就不够用。
便借助难陀龙王之威能,硬生生使得这岛屿扩大到了将近五百里。
在这般鬼斧神工之下,诸多武人再次为谢缺的实力所惊呆了。
凭空移山造地,这还是武道能够达到的一个境地么?
只是谢缺并不这么想。
虽说谢缺心中也对佛洞山河其后几招,也有了一个笼统模糊的想法。
只是对于一众武人而言,除却弗雷和小明尊两位天赋异凛者外,这套掌法虽说威力巨大无匹。
但修行的难度却无异于登天。
谢缺在见阿水苦苦参悟佛光初现多日,但一丝头绪都没有后,也骤然醒悟了过来。
毕竟修习人仙武道之人中,大部分都只是普通人而已。
即便有些武道天赋,但也是很难跟得上自己的速度的。
自己强大,并不代表这些武人们日后也能到达这般高度。
现在世尊馆缺少的,是那些普通武人在突破到了四境之后,也能够修习的武功。
他轻叹一声,留与第三式“佛问伽蓝”给小明尊修习之后,便停止了后续的创造。
他心中明悟,想要将人仙武道彻底开枝散叶,就必须做到人人可修行,人人有武练。
不能像是现在这般,有天赋者可以直接修习这近乎神通的“佛光初现”三招。
而没有天赋的武者,只能够维持旧状。
就像是大顺的见神一途,能够凝聚大丹者唯有其一人。
此虽武道,但仅是其一人之道,却非众生之道。
而谢缺想要做的,便是创出一门众生之道。
如若不然,这些武人们最终的结局也只是走向拜神。
拜神的好坏与否,谢缺如今已然是心知肚明。
且不言其背后神佛是否有所谓“成仙”之心,单单是将生命、前程全部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灵之上,便是谢缺很难接受的。
所以他也是希望,能够通过将武之一道普及大众的方式,来减少拜神者的存在。
想到此后,谢缺心意回归武学的本质。
开始每日在演武场上观察起武人们的身体特征、气血流动、以及普通的鲜红色气血同自己的暗金色气血之间的区别。
谢缺发现,这些武人们天赋或许一般。
但还是极度刻苦,基本上每日都将自己的体能和精神压榨一空。
然后再一番吃食修习之后,第二日便能恢复如初。
并且比起前一日,他们会增加一丝微弱的训练量。
虽说增加的这一部分微不可察,但却是巧妙到了分毫的将自己压榨干净。
这是谢缺此前从未注意到的一个点。
他连忙叫来了阿水和陆馆主。
陆馆主言称,初入境之时,一境武者以此方法,是能够最快增强体能力量的。
因为入境之后,身体素质的上限会提高一大截。
这时候身体的承受能力和恢复能力都比想象之中强上许多。
唯有压榨一空,方才能激发真正的潜能。
比起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者,至少要提高十倍效率。
谢缺有些尴尬,他有词条加持,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
但他能够明白其中道理。
思考一番之后,谢缺以此特点为根基,花费三日时间撰写出了一本册子。
其中以佛门的禅定、道宗的坐忘为根基,能够使得武人们在这般摧残之后,能够尽快恢复精神体力的同时,也能治愈体内暗伤。
毕竟这般压榨式的锻炼方法,带来的便是对于身体负荷的不断抬高。
经络由于长时间经过气血的冲击,小裂纹常有,只是还未出事而已。
此法之中,谢缺以气血勾连窍穴,以窍穴沟通神魂,亦能够增强武人们的神魂强度。
这其中每一个动作都结合到了冥想,极度类似于谢缺脑中的瑜伽了。
只不过其中动作比起瑜伽还要难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