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奥,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件大事儿,最早要追溯到1979年,京城电影制片厂出品了根据新疆民间传说改编的电影《阿凡提》,首次参与奥斯卡外语片评选。
当时的国内电影制片厂对于奥斯卡并没有什么概念,因此导致一桩乌龙事件,本该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的是北影厂的真人版《阿凡提》,但同年还有魔都美影厂出品的木偶动画片《阿凡提》,也参评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竞选。
由于当年信息沟通不便,导致奥斯卡组委会工作人员误将两部《阿凡提》搞混了,将真人版《阿凡提》的参选证书寄送到了魔都美影厂,从而导致影片最终错过参报。
首次参选无疾而终后,冲奥就此搁浅,直到1983年,第四代导演吴贻弓的《城南旧事》送选,正式开启了华语电影征战奥斯卡之路。
此后,吴天明导演的《人生》,历史片《开国大典》,第四代导演谢晋执导的《芙蓉镇》都踏上了冲奥之路,不难看出,在早期冲奥片选择思路中,多以关注现实和厚重的时代史诗为主。
相比于送选获得奖,大家更在乎的是,向世界传递出真实而又有特色的中国文化。
这样的片子,显然不受西方人待见,纷纷落选,直到1988年,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传记电影《末代皇帝》,讲述那个巨变的年代,中国最后一任男性皇帝的一生。
时代的背景与两性的冲突,再加上皇帝这样的独特身份,让影片在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大放异彩,最终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电影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作曲等九大奖项。
其中的“最佳作曲”一项,由中国作曲家苏聪与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和英国乐坛天才大卫·拜恩共同获得,苏聪成为了第一位中国籍的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