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风下,青草的香气扑鼻而来。
从高处看,每一株水稻排列整齐,就像棋盘上整齐摆放的棋子,密密麻麻,但整齐划一。
不计其数的海量水稻,构成了青色海洋,泉一瞳孔收缩,紫金色的光芒代替了原有的颜色。
借助紫金龙瞳,泉一在海量的水稻中不断搜寻着特殊的水稻。
没一会儿,通过细致入微的观测,他很快就发现了几株特殊的水稻。
要知道,水稻是自花授粉,也就是说,每一朵花中都有雄蕊和雌蕊。
自体授粉时,它会将雄蕊的花粉滴落到雌蕊上培育籽粒。
但在这么多株水稻中,有几株却不是如此,他们的雄性器官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与自身健康的雌蕊发生反应,进行正常的繁殖。
如果学过关于杂交水稻的基本原理,都知道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寻找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这种水稻,能够完整的接受来自具备优势基因的水稻花粉,孕育杂交水稻。
因为无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人工去雄,其育种与制种的成本会大幅下降,效率则会大幅提升。
当然,如果要大规模的育种,仅靠几株零星的不育株是很难扩大规模。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能够维持这种不育性的水稻细胞质凶性保持系。
这种特殊个体,具有能够让不育株的不育性维持下去的能力,但神奇的是,它自己却能通过自体授粉进行繁育。
通过结合这两种,可大量繁殖作为母体的不育系。
在完成这一步的基础上,最后再寻找一种能够让杂交出来的杂交种子恢复可育能力,且具有杂交优势。
这就是培育杂交水稻的三系法。
泉一早在开发海岛之前,就将相关的理论,传授给了农业部门,让他们进行相关的实验。
但是,仅靠数年的时间,要同时找到这三种水稻,还是有些不现实。
不过,现在有了这片加速种植区域,一天时间就等同于一百多天。
水稻的生长周期就是一百多天,也就是说,一天就能经历完整的生长周期,一天,或是三天就能完成一次一年期的试验。
这种恐怖的速度,究竟能够为杂交水稻的研究提供多大的帮助,泉一此时就在切身的体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