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杨革勇的新年

大国军垦 大强67 1115 字 3个月前

小拐子的行为让男人们恢复了自信心,他们决定从明天起开始学习缝制服装。

这个春节是杨革勇过得最冷清的春节。伊宁这个地方民族人多,他住的地方又不是兵团四师所在地,而民族人是不过春节的。

工厂放假了,开面馆的小夫妻也回了老家,这让杨革勇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了。洪柳连着叫了他几次,推却不过年三十晚上他去洪家过得。

但是今天大年初一他实在不愿意打搅人家了,于是就走了出来。这几个月,洪柳对他的心意他早就感觉到了,但是他对洪柳只是一种姐弟之情。今天他知道洪柳还会来找他,所以特地躲了出来。

伊宁最繁华的地方是汉人街,其实这也是伊宁这个城市的起源。原来的伊宁就叫汉人街,而整个城市就是围着这条汉人街发展起来的。

追溯历史,在这遥远的西北边陲建起这条街的人确是正宗的汉族人。1876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授命督办新疆军务并挥师西征,讨伐阿古柏匪军。阿古柏入侵新疆时,正值天津一带连年饥荒,兵祸不断。杨柳青受灾严重,人们纷纷外出谋生。

于是,杨柳青人挑着货郎担,跟着左宗棠的大军做小生意糊口,并随着部队大营不断迁移,谓之赶大营。不想,这一“赶”就赶了一万多里路,从遥远的渤海之滨“赶”到了西北边陲伊犁。

战事结束后,仍然有大量的杨柳青人陆续来到新疆谋生。清军收复全疆时,杨柳青的货郎已遍布天山南北,这些从杨柳青来的商贩聚居在如今伊宁市的南市区,形成了一条繁华的商贸街,被伊犁人称为汉人街。

只是如今的汉人街已经没有汉人,商贩们大部分都是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喜欢自称商人,整个北疆做生意的小贩大多都是维吾尔族,他们勤劳,而且心灵手巧。

特别是对于各种美食的研究,在新疆几十个民族中绝对是拔尖的。每到春天汉人街的烤肉摊子、烤包子、抓饭、维吾尔冰激凌、石榴汁,奶疙瘩,各种干果、西瓜浸泡的冰水、还有手工艺人摊上摆着的英吉莎和沙木沙克小刀..........这些古老的小摊子从遥远的过去走到现代,至今还在汉人街上一代代延续着。在这里一个维吾尔人的小摊子就成为一个世界,在这个小小的摊子上,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一家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