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烽火叆阳(十二)

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1627 字 3个月前

这一点可不是作者杜撰,是满清自己在《满文老档》、《清太祖实录》等里面写的。目的可能是告诉子孙先辈们打江山有多不容易吧。

如果各位看官有机会可以去宁远城看看(今辽宁省兴城市),其周围皆是一览无余的平原,除了城北五里外的首山可用作卫城以外,其他地方毫无险阻可用。就是这样的地形,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俩先后率十余万大军数次围攻,结果均是无功而返。这里不排除明军拥有红夷大炮助阵的因素。但也由此可见其攻城能力实属一般,甚至极为低下。

杨林是知道后金军攻城能力有多弱的,因此才大力打造叆阳城防。面对这样的坚城,后金军此刻能攻到城下已是相当不易了,不过人员伤亡也是其起兵反叛以来罕见。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下午未时四刻(十三点左右),包括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在内,后金军四处攻城均不得进展。因为得不到歇息,守城明军的伤亡也在逐渐增加。

杨林依旧在紧盯着努尔哈赤的中军大纛旗,各哨都在向他请求红夷大炮开炮支援,可这是他的王牌,不到关键时刻怎么会轻易出手?因此他只能不断安抚部下们坚持。

杨林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信心,因为自己的判断是有事实和史实依据的,并非如赌徒一般不计后果的孤注一掷。按照努尔哈赤性格和行事作风,在当今战局焦灼的情况下,为了鼓舞士气他肯定会再次前移中军。可是这么长时间也没见动静,可见这位后金大汗也是在观察己方,生怕明军藏拙有什么阴谋诡计。

杨林在心中不断的告诫自己一定要沉住气,现在就是看自己和努尔哈赤谁会先失去耐心。可是部下们实在太累了,由此造成了不少伤亡,看来要想办法让各哨轮流休息。

杨林下令城中军民搜集稻草、高粱秸秆等物,尔后扎成草人套上衣物和铠甲。然后由人举着组成密集队伍,在战棚和平顶墙间忽隐忽现、往来奔走。同时命军民欢声高呼,表明有“新的人员”把守城军民替换下去。

后金军只有攻城时才来到城下,进攻间隙都是在里许外分散待命。此时见城上欢声雷动人影幢幢,一时间也弄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而且距离过远不时有烽烟掠过,也看不清城上怎么会突然间出现许多“明军”。

有想上前观察的后金军很快被明军的远程火力打回来,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迅速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