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两项都是大工程,动辄需要十几年、几十年来完成。
为了更好的应对灾情,陆诚还让南方各地多兴建房屋,万一中原各地的旱情太过严重,就直接进行暂时性的移民,总要让百姓度过难关。
反正现在华夏的地盘儿足够大,哪里发生灾情,实在顶不住的话,就直接先把百姓迁移出去。
当然,各种防洪抗旱,预防蝗虫瘟疫的策略,也都一一实施。
天灾对华夏帝国来说,既是一个危机,也是一场考验,更是加强民族融合,促进大一统的机会。
当然,如果可以,陆诚也不愿意面临这些天灾。
毕竟,就算是陆诚准备的再充分,在天灾面前,人力也显得太过单薄。
即便是到了科技发达的后世,天灾也总会带来莫大的损失。
永昌七年,春季刚过,旱情就已经露出苗头,连续两个多月滴雨未下,地里的庄稼都已枯萎,各地的河流水位急剧下降,有些小河甚至直接干枯。
陆诚发现不对,一面开始赈灾,一面亲临中原等地,劝说各地的百姓暂时离开,前往南方避难。
有些眷恋故土,不愿离去的,陆诚也派遣士兵,强行带他们离开。
同时,陆诚也走遍各地,查访民情。
得益于朝廷应对及时,百姓及时迁移,并没有因为旱灾造成多少伤亡。
到了秋季,中原又发生蝗灾。
在百姓迁移之后,陆诚也一直派人关注着中原等地。在发现蝗灾的第一时间,陆诚就下令让军队用火攻消灭蝗虫,从南方各地调来鸡鸭,带来青蛙,捕捉蝗虫。
同时,在蝗虫爆发的周围区域放火,烧出大量的隔离带,尽可能的把蝗灾控制住。
对于发生过蝗灾的区域,也同样在地面撒上甘草烧一遍,烧掉地下的虫卵之类的。
之后的数年时间,中原大地相继爆发了多次灾难,朝廷都是积极应对,尽最大可能减少百姓伤亡。
虽然年年有天灾,但陆诚与朝廷的积极应对,也让天下百姓都看到了当今皇帝是如何的勤政爱民,当今朝廷是如何的负责任。
每一次天灾,陆诚都会让华夏时报详细报道救灾的过程,报道陆诚亲临一线救灾的经过,并把这些消息传递到华夏的每一个角落。
一场场天灾过去,朝廷的威望与日俱增,陆诚更是被华夏亿万百姓奉为圣贤,古之圣君明主莫能比拟。
每当遇到天灾,只要华夏的军人到了,陆诚这个皇帝到了,百姓就不慌了,不怕了。
到了后来,民间百姓但凡听闻有人敢说当今皇帝一句坏话,必群起而攻之。
在应对一场场天灾的过程中,朝廷也积累了丰富的抗灾救灾经验,到了后来,百姓因为天灾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口增长也是越来越快。
在对抗天灾的同时,华夏帝国对外扩张的道路也是从未停止。
到了永昌二十六年之时,各种天灾终于停歇,华夏的大军也已经先后攻占了整个亚欧大陆,整个澳洲、南北美洲,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