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一路向南

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这一战的失败,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也让后金从此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其实,此时的大明王朝,早已经从上到下烂到了骨子里。

此时的万历皇帝已经在位47年,也算是大明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早年时期,因为有张居正管着,万历朝还曾经一度进入中兴。

可等张居正死了之后,万历皇帝失去了管束,彻底放飞了自我,纵欲无度,一味的怠政懒政,连上朝都懒得去。

甚至大明王朝的科举和官吏任免都被搁置,直接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新的官员融入朝堂。

据统计,万历朝晚年,很多地方上都没有知府和知县,整个天下的运行都成了问题。

再加上万历皇帝从小便喜欢纵酒淫乐,宠幸宫女,每年给后宫的脂粉钱,就要花去120万两白银。

在如此情况下,大明朝廷自然是缺钱缺到了极致。地方军队缺乏粮饷,根本无法组织起像样的训练。各级将领吃空饷已经成了规矩,不吃空饷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就连边军都长期发不出军饷,士兵又怎么会有战斗力?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告天七大恨,南下进攻辽东,辽东抚顺的守将李永芳不战而降,整个辽东的边防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万历皇帝不得不召集全国兵马,任命杨镐为主将,征讨努尔哈赤。

由于朝中缺钱,根本无力长期供养大明军队,万历皇帝只能一再催促前线将领,尽快发起决战。

明军集结全国兵马,纸面上的部队达到了20万,号称47万。实际上的兵力却只有8万多。

就是这8万多的明军,还是从全国各地凑起来的,其中还有不少老弱病残。

而且,这些明军因为缺钱少粮,长期没有更换兵器铠甲,各种刀剑火铳,甚至有不少都生了锈。平均3支火铳,只有1支凑合着能用。

这些从全国各地调集过来的军队互相之间并不熟悉,再加上仓促应战,很难打好配合。

主将杨镐本就没有任何军事指挥才能,开战之前虽然制定了四路围攻的战略方针,可杨镐为了震慑敌军,竟然把自己的进军路线告诉了敌军。

面对麾下总兵的各种建议,杨镐也是一意孤行,直接导致明军南北不能相顾,各军断了联系。

努尔哈赤派出大量斥候,查明了明军的情况之后,便直接制定了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方针。

陆文昭口中的杜总兵,也就是这次明军4路大军中的西路军总兵官,杜松。

杜松此人有勇无谋,贪功冒进,不听手下劝阻,一路向前急行军,在渡河之时,被后金军队放水淹死许多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