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朝堂纷乱喧喧嚷(四)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3221 字 2个月前

这封信是致仕的兵部尚书聂豹写给严嵩的,作为严嵩的江西老乡,聂豹和严嵩的关系一向不错,每年双方生日,都会互相写些诗词文章祝贺,所以最开始严嵩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问候书信,但是很快严嵩就知道,这不是一封普通的书信了。

严嵩看过书信后对严世蕃说道:“你立刻去请李学士来。”

严世蕃赶紧去请李春芳来,没想到却扑了个空,李春芳今日已经到访徐阶府上了,严世蕃也只得返回严府,到苏严嵩此事。

此刻,徐府,徐阶正在和李春芳谈话,对于自己这个名义上的门生,徐阶现在警惕的很,李春芳不仅在嘉靖面前极为得宠,而且更是朱载坖的心腹,一旦朱载坖上位,李春芳是必然入阁的。

李春芳行礼后问道:“老师叫学生来可是有事吩咐?”

徐阶摆摆手说道:“子实,你是南野先生的弟子,老夫是文蔚先生的弟子,你我本是师兄弟,这些官场的繁文缛节,就不必多讲了吧。”

徐阶今日上来就和李春芳套近乎,为的就是以王门弟子的身份,对李春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好让李春芳放弃现在为王守仁复爵的打算。

没想到李春芳根本不接招,李春芳正色说道:“身在官场,岂可不讲礼仪?学生是学士,老师是老师,礼不可废!”

徐阶无奈只得放下这个话题,问道:“近来马芳封爵一事,在京中传的是沸沸扬扬,子实你是翰林学士,可是小九卿,明日兵部会议,子实可有决断?”

面对徐阶的这个问题,李春芳直接说道:“马芳远出塞外,捣穴斩馘,为数十年未有之大捷,何况俺答于庚戌之变,辱及陛下,此番大仇得报,奇功得立,以一爵位酬之,未为不可。”

李春芳的表态并不出徐阶的意料,要想给王守仁复爵,首先就是给马芳封爵,马芳以远出捣穴之功得以封爵,王守仁戡平内乱之功,难道不应该封爵吗?

徐阶说道:“子实,凡事不可太过急躁。陛下是何等样的圣主,想必你也是很清楚的,子实谋划之事,何若等以后施行更好呢?”

李春芳明白徐阶的意思,什么等到以后,就是把嘉靖熬死,等到朱载坖上位的时候,欺负朱载坖刚上位不懂业务就将此事给办了。

事实上,原本徐阶就是这么干的,在朱载坖刚刚继位的时候,徐阶趁朝野还没有反应过来,纠集心学门人,疯狂上疏,要求为王守仁复爵,当时内有徐阶,外有给事中辛自修、岑用宾,在地方有江西巡抚任士凭、浙江巡抚王得春等人的支持之下,徐阶以首辅之尊,强行推动此事,使王守仁复爵。

让徐阶的声望在嘉靖遗诏之后更上了一个台阶,阳明门徒王畿将此归功于徐阶,大赞徐阶博采舆论,参之独见,终始覆按”,乃使王守仁久郁之功,灿然复表于世,徐阶在朝野捞足了好处。

所以眼下李春芳想要推动此事,徐阶当然不会答应,李春芳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老师以为殿下是可欺之主乎?切莫重蹈杨新都之故事也!”

李春芳说完之后,随即告辞离去,留下徐阶一个人思考此事,李春芳的话确实让徐阶悚然而惊,他之前的方法并非不好,但是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朱载坖不是嘉靖这样的刻薄之主,此事还是可以操作的。要是朱载坖和嘉靖一样,那徐阶就免不了和杨廷和一个下场了,甚至到时候徐阶的下场恐怕会远远不如杨廷和的。

杨廷和可是对嘉靖有大恩的,毕竟若不是杨廷和力主的话,嘉靖也不会登上皇位,但是徐阶能对朱载坖有什么大恩呢?现在是不太现实的,若是朱载坖和嘉靖是一样的人,那徐阶这么做就必然会被朱载坖清算,到时候徐阶的下场恐怕还不如杨廷和呢。至少杨廷和可比徐阁老干净多了。

所以李春芳走后,徐阶真的仔细思考了一下李春芳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从朱载坖现在的表现来看,绝对不是能被轻易忽悠的人,而且以朱载坖对李春芳的信任程度来说,自己在此事上的这种做法恐怕会既得罪朱载坖又得罪李春芳,这可不是什么好策略,徐阶对自己原有的看法有了一丝动摇。

第二天,兵部大堂,六部就去和六科十三道的大小官员齐聚一堂,一众大员们在兵部大堂聚齐之后,兵部尚书江东这才说道:“本部堂奉上谕,召集诸位商议马芳此事远出捣穴之功的升赏问题,诸位畅所欲言,好商议成文,奏明陛下。”

江东对着兵部武选司郎中看了一眼,武选司郎中上前,将此战的相关情况介绍了一下,随后江东对这吏部尚书王用宾说道:“大冢宰是六部之首,还请先说说看法。”

王用宾这才淡淡的说道:“此战斩馘颇多,且远出捣穴,是为奇功,且马芳之前久历戎行,多有斩获,积功亦多,若不重赏,何以激励三军将士奋勇杀敌,而今南倭北虏正是用兵之时,朝廷当不惜名爵,以收千金买骨之效,故而陛下所言,老夫以为至为妥当。”

王用宾说完之后,不少人都有些愣住了,按说像王用宾这样的大佬,一般不轻易表态的,肯定是要把话说的云山雾罩,含糊其辞,没想到王用宾上来就旗帜鲜明的支持给马芳封爵,这是一众官员们没有想到的。

而且更让他们不解的是,除了户部尚书方钝之外,礼部左侍郎署部事袁炜、刑部尚书赵文华、工部尚书吴鹏都旗帜鲜明的支持王用宾,王用宾是朱载坖的人,袁炜是嘉靖的宠臣,赵文华、吴鹏是严党,他们都这么表态支持此事了,现在大家的注意力就到了左都御史周延身上了。

在江东准备召集大小九卿和六科十三道的大小官员们商量此事的时候,一封从江西来的书信到了严嵩的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