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非常有挑战的科研项目。
它的研究基于这样三条关于负能量的法则:
一、脉冲中的负能量总量与它的空间和时间范围成反比,即,负能量脉冲越强,它的续存期限就越短。
所以如果人类找到那种特殊的光学材料,然后能用这种激光方法制造出一束负能量,再用这束负能量的爆发来打开一个微虫洞,那么它也只能维持极短时间。
第二条也就是之前在天琴号上易凯跟郑九原提过的,负能量脉冲后面永远跟着一个更大数量级的正能量脉冲。
所以它们的总和保持为正,如此才不违反物理定律。
第三条则是,正能量负能量这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正脉冲必然会越大。
此三条理论支撑着人类研究负能量的所有,包括之前的‘镜子’方法和卡西米尔效应法。
而在这些物理理论之下,人类的科学家认为,人类可以用量化的办法测定激光或者卡西米尔板产生负能量所需的条件。
首先,那批致力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团队就提出,可以尝试着向一个盒子内照射光束,这个光束肯定要满足之前所说的高能光束的所有条件,而盒子里也得有满足的光学材料。
然后,再想办法制造一个能隔绝正负能量的快门,使得在特殊高能激光中产生正负能量之后,迅速关闭快门,将负能量脉冲和尾随而来的正能量脉冲分隔开来。
如此,就可以实现只让负能量冲进盒子,从而获得负能量。
这种方法在原则和原理是可以获得巨大的负能量,因为尾随而来的正能量脉冲被隔在快门之外了嘛。而想要获得大量负能量,就必须保证两个脉冲之间的间隔会很相当长,正脉冲有多大间隔就有多长。
理论上讲,这种办法看起来确实是目前最合理的办法了。
但难点在于那种光学材料是怎样的?束缚负能量的‘盒子’如何制造、用什么材料制造?所谓快门又是什么材料什么原理?又如何处理后续出现的更正能量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