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第一轮谈判

东北,某个铁道运输枢纽,铁道上停着一列闷罐车,车上满载着各种物资,其中蔬菜水果不老少。

头顶烈日炎炎,闷罐车的铁皮上差不多能煎鸡蛋。

一小队铁道临检人员,慢悠悠地挨个车厢进行检查,把陈亚军和金彪看得又气又恼,再耽搁下去,车上的蔬菜水果运到东欧,保管挑不出一个好的。

一辆吉普212驶进站内,从后排走下来一个穿着白色的确凉衬衫、梳着利落三七分的中年男人。

陈亚军侧头看去,皮笑肉不笑道:“刘主任,好久不见啊。”

“哪有哪有,前一阵子不还见过么,当时陈老板可没拿我当什么主任看,都不稀得搭理我。也正常,你们是大老板,我这个芝麻绿豆大的官算什么,你看,你们一个电话,我不就过来了,天生劳碌命啊。”

中年男人说着,扫视向闷罐车,笑呵呵道,“是为临检的事?这你们得配合体谅啊,按照规章办事,谁来……都不好使。”

常言道阎王好惹小鬼难缠。

此事说来话长,简单点来说,就是关系没打理好,这个姓刘刚调到这个位置,而哼哈二将如今也有点飘,确实不稀得和下面人打交道,偏偏这个姓刘的年近五十,自知再难往上,又拿着小本本读规章,谁也不怂。

要说搞定这事,不难,赔上笑脸,该打理打理,分分钟摆平。

哼哈二将却不乐意,生意做到他们这个份上,也是爱脸的。陈亚军和金彪甚至私下里商量过,就算是这趟运的蔬菜水果赔光光,都不低这个头,他们赔得起。实在是早年做买卖时,孙子当多了。这种只差明着伸手的人,最是讨厌!

金彪撇撇嘴道:“没事没事,配合,肯定配合,又不是我们联系你的,你爱来不来。”

说罢,转身离开月台,去找阴凉的地方。

陈亚军抬脚跟上,屁股对着刘主任,摆摆手道:“慢慢检查吧,烂也是烂他李建昆的货,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千万别加快速度,这大热天的,把兄弟们累出个好歹可不好。”

听到某个名字,刘主任脸色一变,问道:“谁的货?”

他虽然新官上任,但是对这条道上的大客商,已经门清,也听说过一些小道消息,比如说这两个王八蛋跟李建昆有些渊源,不知真假。

哼哈二将自顾自走开,压根没搭理他。

这副模样落在刘主任眼里,使得他戳在原地,表情阴晴不定,半晌后,冲着临检小队所在的那节车厢喊道:“墨迹个什么呢,搞快点!”

一方屋檐下的阴凉地带,叼着香烟的哼哈二将相视一望,嘴角同时勾起。

还得是老大啊。

一个名字就足以震慑屑小。

金彪舒坦地吐着烟圈,“看来明天能到。诶,那宝贝疙瘩带了没有?”

陈亚军回话道:“带了带了,但我感觉没必要啊,昆哥还能不知道?”

金彪道:“那可不好说,国外消息没那么灵通,再说他不是要回莫斯科么,没准刚好在路上。再说了,电话里听到的音儿,能比得上见到实物?”

陈亚军耸耸肩,不置可否。

隔日晌午。

风尘仆仆的哼哈二将,在莫斯科郊外苏列斯拉夫尔小镇上的红房子里,见到了也是刚从乌国回来不久的李建昆。

陈亚军献宝似的从夹在胳肢窝里的黑色老板包里,掏出一份折叠整齐的报纸,摊开,呈到李建昆面前。

后者一扫报头,人报。

副刊上有个占据半块版面的大新闻,标题为《忠心爱国的杰出青年企业家》。

人报称赞的主人翁,名叫李建昆。

企业家。

这是李建昆始终在践行并追求的身份。

如今官方发言,盖棺定论。

还不仅仅是企业家那么简单。

金彪屁颠屁颠凑在李建昆身旁坐下,眉飞色舞道:“老大你是不知道你现在在国内的名声,好到爆,咱读书少,形容得可能不恰当哈,这么说吧,谁如果敢在大街上喊句‘李建昆是个王八蛋’,不死,也得被群殴致残。”

李建昆没好气瞥他一眼,转而继续看新闻内容,要说不高兴,那是假的。

陈亚军嘲讽金彪一句说,你确实没文化,不会打比方别打,然后冲着李建昆笑嘿嘿道:“现在还看谁敢说老大你是资本家,那些乌烟瘴气的编排都多少年了,这回全得土崩瓦解,灰飞烟灭,寸草不生……”

“哈哈哈哈,你特么真有文化。”金彪大笑讥讽。

两人拌嘴已是日常,一如往常不分胜负后,自觉都没意思,同时闭嘴,然后相互眨眼,还来了个剪刀石头布,陈亚军胜,扭头望向李建昆道:“老大,你刚回莫斯科,这期间联系过家里吗?”

“没嘞。”李建昆头也不抬道。

“那你得赶紧立刻马上,联系大嫂!”陈亚军带着股激动道。

李建昆抬头望向他,刚皱起的眉头,又舒展开,看来不是坏事,于是笑着问:“家里咋了?”

陈亚军一副很欠揍的模样道:“不可说不可说,这事必须由大嫂亲自告诉你。”

李建昆踹了他一脚,想想后,放下报纸,把屁股挪了挪,从仿古电话架子上够下一部白色座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