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萧何上任,他反对滥用法律,坚持断案是为了解决纠纷,是为了彰显公平,如果断案就是为了断案,那不如不断案,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二者一结合,情况立刻发生了转变。

所以这些年秦国法治的风气好起来了,因为有一些人提前站起来了,他们想做人,不想再当工具了。

邵平来到廷尉府的时候,正逢秦法变革。

一旦变革,就牵扯政治权力的斗争。

权力的斗争,所有人都以为权力是个高大上的东西,只在朝堂上发生,其实权力的斗争充斥在一切有人的角落。

家庭里,夫妻两个一定有一个是掌权的一方,另一个是臣服者。很少有夫妻做到相敬如宾,这真的很难,对两个人的家庭背景,家庭资产,性格秉性要求方方面面。

哪怕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也有权力关系。

人性本恶,不就是权力关系的生动翻译嘛。到处都是压迫,到处都是欺凌。

而在官府里,权力的斗争更为激烈了。

朝堂上的斗争波谲云诡,而官府里的斗争更为直接、目标明确、手段残忍。

秦法变革,就会在法家弟子之中造成分裂。一派腐朽顽固,不愿意改变。他们干这个官,就是要捞好处来的,就是要从中获得做官的感觉,他们是来满足自己欲望的。

他们不是来禁欲的,他们不是来当好人的。

而有一派则认为,我蒙受了皇帝的恩德,我吃的是民众给我提供的饭食,我读了圣贤书,我就应该为民众办事,我不应该在这差事上混日子。

一旦换了领导,萧何、蒙毅空降,这帮人自然立刻围上来,对他们马首是瞻,都想干点人事。

但是这就造成了权力的割据。

部门里面,本来就是地方不同派系势力斗争。说实话,干活的老始终就那几个人,大部分人都是有背景的,有关系的,他们忙着斗争,为利益、为金钱。

所以在邵平抵达廷尉府后,他很快就感到自己廷尉府里有两大阵营。而两大阵营里还分别有着小阵营。

勉强称之为正义代表的那一派,也有两个阵营,萧何为首的清吏、蒙毅为辅的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