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从张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非要搞什么公然纳谏,弄得秦二世脸色极差,他气得秦二世甩袖退朝后,满朝文物公卿那是高兴地手舞足蹈,吃饭都感觉要比平时香很多。
说到底,张苍那张嘴平日里谁也没绕过,而且他惹的人也多了。
毕竟他是一个实权大夫,又在三个部门来回逡巡处理各类事务。
须知那些差事大多都是原本能让那些达官贵人,退居幕后的权贵们获得好处的,过去的官员们都是很懂事的,首先他得自己拿一点,这样才好方便上面的官大夫、将军、上卿拿一些,之后才能让那些王孙公子拿更多。
然而张苍一坐这个位置,领受这些差事和任务后,他是丝毫不取,分文不拿。
时间久了,大家自然排斥他。
不过现在情况好多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给张苍作伴,为首的比如廷尉,再如蒙氏兄弟。
眼看着朝中的风气有变化的情形,那些达官贵人们感到以后得钱得利益越来越难,自然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某种阵营。
当然这个阵营迄今为止还没有出来做过什么事。
因为上面还有冯氏一族压着,更有个显赫的蒙氏一族,除此之外就是那些密集地犹如雨点儿的新晋为侯爵的庶民,还有底层崛起的士人阶层在朝堂上的力量越来越大,已经到了不容小觑的地步。
他们虽然体量不大,家族也没有那么深厚的根基,家族内的人才也没有那么多,可是胜在数量多,现在已经广布各郡县。
秦二世的想法和做法确实影响了很大一批人,尤其是那些百姓们,他们越来越佩服秦二世,反之对于战争表现得十分厌恶。
除此之外,就是百姓。
说实话,在扶苏给他们摘帽子,废除庶民称号称号之前,庶民们已经有了开始抬头的趋势,贵族失德失范,那是老早的事情。
而很有一部分庶民,却能在这条不能倒流的大河之水中,坚持守住自己的良心。
有德者,必定会富贵的。这就是宇宙定理。
所以这批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当贵族失德失范的时候,他们就慢慢地从底层升上来了。
这些先升上来的人,给了其他庶民更强的信心。
六国的庶民们其实早就看到了秦国的君王在做什么,也看到了本国的君王在做什么。
秦国的君王在挖自己的根,排斥打击腐败无能失德的贵族,让庶民有机会取代腐败的贵族。
而六国的君王,也在挖自己的根。他们的君王选择了向自己的亲人,姑舅姥爷,亲戚眷属靠拢,而把民众的疾苦当做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双方都在挖根,区别无非是受益者是谁。
受益者是民,国家实力强。
受益者是君王以及君王背后的势力,国家就会头重脚轻,势必会摔倒在地。
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到秦国不仅仅崛起且一统天下,看到秦二世的所作所为后,他们的心所受到的约束就越来越好了。
庶民已然看到自己和贵族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当看到贵族的德行这么低劣,纷纷产生了取代之意。
祭祀宗庙的人自己龌龊不堪,那还有什么资格掌握祭祀宗庙的权力。
有什么资格借着掌握宗庙祭祀的权力去肆意的侵占吞食民众的劳动所得。
尤其是在扶苏给他们更换了称号,改为百姓后,庶民们就感觉自己身上的那一层被贵族们定义的脏乎乎的东西,压了他们几百年的东西被推翻了。
秦二世几乎是用了一种颁布法律的方式,去消弭所谓的庶民低贱的名义。
周朝的时候,中国这片土地上奴隶就已经开始消失了,等到了大秦帝国建立,庶民这个群体,又一次开始站起来了,也就是说,他们自身正在消除贵族和庶民之间的界限。
一个混乱、无序,但是充满了理想希望与寄托的时代也由此开始。
这些百姓群体,这些时日以来在社会上的力量越来越大。朝廷上有百姓们的接引者,努力下发从他们身上收缴的税费回到他们身上,而百姓们自己经历了那个混乱的时代,也开始一个个变得充满血性,不再低着头做人。
百姓们意识到了主动权其实都在自己手里,如果有谁不让他们好活,那百姓们就会让那些人来个好死。
张苍本来就是出身寒门,凭借着他的努力,还有一些运气,最终成为在朝中这么有名的人。
而且他富贵了之后还能够做到不违背本心,还能够帮助百姓们,百姓们自然对他十分敬仰。
听皇帝说要杀了张苍,就骂他是昏君;听皇帝说不杀张苍,就觉得皇帝是好人。
张苍反正是在秦帝国出名了,但是三公九卿们对他是越来越烦了。
因为民众对张苍好感越来越多,呼声越来越高,这让达官贵人们想要弄死他但是又不敢弄死他。
上有皇帝,下有百姓,他们难以动手。
所以之前张苍自己作死,弄的皇帝大发雷霆后,那些达官贵人们那是高兴的弹冠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