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孔鲋:我悔不当初

而在蒙武的教导下,虽然蒙毅年轻喜欢争强好胜,不怎么听劝,但是他到底也从没做过贪赃枉法的事情。

据说他曾经查案,花了自己的俸禄作为路上的费用,耗费颇多,结果回到咸阳城里也没有把自己的差旅费让官府报销。

但是其他大臣就不行了,那是逮机会使劲让官府能多报销就报销。

所以说在廷尉府里办差的人,那是个个都很佩服蒙毅。可惜蒙毅不懂圆融,待人也没有那么周到,说到底还是年纪太轻了,不过所有人都认定他未来必定是个好廷尉。

而蒙恬就更不一般了。

他经常把部下的功劳如实汇报给秦始皇,对于麾下那些有才能的人,也是不问出身出处,一律全部举荐给秦始皇。

这样的领导,简直是在大秦官僚体制内的香饽饽。

没有人不尊重蒙恬。

尤其是蒙恬提拔出来的那些部将,说实话要不是蒙恬提拔了这些真正的实干将领,秦二世从改到废黜军功爵制绝对没有简单。

就是这些人构成了一道最后的堤坝,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对抗那大秦帝国那些“蠹虫”们。

这孔鲋知道这些事后,那是相当的懊悔。

他错怪了蒙氏一族。

其实蒙骜人家当初就是看不下齐国君王那副姿态,所以弃暗投明了。

他的祖辈父辈们都没有说什么,可是他却对蒙氏一族有着这样强烈的意见。

后来这件事也就一直成为孔鲋心里一根刺。

他不敢再轻易对他人妄下判断了。

但是他没有改变自己的原则,还是坚决不去那些高门显贵的府上。

这事情被孔鲋的学生叔孙通加以批驳过,因此孔鲋和叔孙通师徒两已经有好久没来往了。

听闻秦二世亲自来到,孔鲋除了想表示自己忠君之意,还想表达自己对秦二世的支持和认可,他知道自己在老实人眼里还是有着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力。

但是听到秦二世这么说,孔鲋就有些不开心了。

耿直的他请教秦二世,“不知陛下此话何意?”

二世的双目肉眼可见的瞪大,随后又眯着眼笑着说,“朕以为以先生的脾性,在这太学里是住不久的。”

孔鲋摆摆手,“我若是想要住,谁都影响不了我。”

二世没有多话,只是眯着眼微笑。

这孔鲋看来最多也就只能讲解经典了,这样的性格,实在是不适合入仕啊,也没法担当大任啊,活在书里的世界……

二世领着孔鲋一行人,继续往太学其他角落里去转悠了。

扶苏对太学如今的状况非常满意。

百家宗师及其得意门生如今都在这太学里了,除了扶苏对大秦帝国做的一些建议和方针,这些宗师大佬们伴随着秦始皇的退位,他们也对国事政治畅所欲言。

相比于一贯在朝堂上出言狂妄的张苍,这些年高德劭的大德高僧,他们平日里在太学之中深藏功与名,基本上都很低调。

当他们对皇帝重新组建墨门,乃至于要让墨门出世建立事业也做了犀利的评论后,立刻引得咸阳城里的百姓们齐齐来到太学边上驻足观望。

大概是从扶苏穿越开始吧,秦国咸阳城里就莫名其妙掀起了一股尊重文士的风气、又或者说秦国内掀起了一股好读书的风尚。

因为当初那位小太子年纪轻轻就精简文字,对咸阳百姓,老秦人来说,这样的消息本身就是振作精神好好学习文字的最佳动力。

后来等到太学建成,渐渐地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里面住满了天下最有学问的人,据说他们随便说句话,都够太学门外徘徊驻足观望的士人们写好几篇文章议论。

渐渐等到秦二世继位,太学已经成为全天下人心目中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

这里不仅仅承载着无数士人乃至法家学子的希望,更是无数百姓们的希望所在。

因为这里是秦二世的心血之所在。所有人都知道秦二世在这里培育那些能干英明廉洁的官吏,希望他们学成上任之后能够在任上兢兢业业。

当战争延续了数百年,而秦国搭建起了一个读书人的天堂,这里没有战争和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