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逄纪则率领袁绍亲兵,拼死抵抗,最终尽阵亡于漳水东岸。
袁绍逃了大半日,直到傍晚方停歇。
因为身边只有不到十人,袁绍连经过的城池都不敢入,唯恐被不轨之人当作了踏脚石。
傍晚时分,袁绍正在歇息,忽然听得有马蹄之声。
袁绍大吃一惊,还以为徐州军又追来了,上马就要逃命。
马蹄声由远及近,袁绍跑了没二里地,一名斥候追了上来,扬言来兵不是徐州军,而是大郎君的部队。
袁绍听了此事,一时还难以置信,待淳于瑞打马上前,袁绍这才敢相信,真的是援军到了。
众人皆是激动地热泪盈眶,若是场合不合适,袁绍都要大哭一场。
袁绍稳了稳心神,便问淳于瑞为何会向西来。
淳于瑞乃说道:“我军在济南国前线,闻乌桓人兵败覆灭,鲜卑人便担心重蹈覆辙,于是步度根便要撤兵。
大郎君苦劝不止,只得放对方离开。
鲜卑人走后,我军着实无力再战,便准备撤退。而这时逆贼吕旷,竟然背叛冀州,向徐州军投降,我军大败,只得退守平原。
大郎君在平原担心大将军安危,便让我前来接应。”
袁绍听得吕旷叛乱,又惊又怒,忍不住骂道:“亏我如此信任此贼,竟然敢背叛于我?”
袁绍负的人很多,但对于吕旷,绝对是仁至义尽了。
当初黎阳失守,吕翔背叛的消息传来,三军哗然,众人皆劝袁绍处置吕旷,省得再生变故。
袁绍考虑到吕旷是军中老将,担心处置不当,伤了人心,为防止再出现张郃、高览那样的事情,便没有立刻动他。
而吕旷在惴惴不安中面见了袁绍,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亲自砍掉自己的右手小指,令人唏嘘,也令袁绍相信了他。
之后袁绍不仅没免吕旷的职务,还让吕旷仍领旧部,可谓是天大的信任。